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人道天堂>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變遷(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變遷(下) (1 / 2)

信這個不動產或者半不動產授爵令,實是神來之筆

因為單是有錢對社會晉升沒有作用,唯有建立產業才有促進作用,深遠的意義不說,單是一個吸取流民,就足夠了

在地球上,華夏帝國在宋明時,商品經濟都飛快發展,宋不必多說,明呢?

雖然朱元璋貶低工商業,但是實際上到了明末,已經是全官經商了。

也是說,任何一家上點規模的商業機構,背後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官場上的大人,所以爆發了二個典型**件

萬曆開礦事件——萬曆二十四年,萬曆派太監到不少省份去監督開礦,並收礦稅。

當萬曆帝想開礦收礦稅時,所有的帝國官員,不管是中央、地方、南北,不管是哪一派的,都一律反對。

為什麼?無非是當時礦產,全部是官員的產業罷了

其次就是收稅事件

明代萬曆二十九年,朝廷派駐蘇州稅監孫隆增加機戶稅賦,蘇州全城紡紗、絲織、染色、踹布工匠二千餘人在葛成領導下聚集玄妙觀抗稅罷工,孫隆被迫出逃杭州。葛成被捕入獄,萬曆四十一年釋放。死後葬虎丘。

方信想到這事。只能冷笑。明朝商稅高不高?三十取一當然不高。每年商稅只有幾十萬兩。而正常情況下。一千萬都有。那為什麼還要抗稅?裡面地錢。又到什麼地方去了。當然是到了官員手中了。

至於日後五人墓碑事件。地球上還曾經列為學校教科書上地文章。其實也是官商結合抵抗朝廷正常收稅地事件罷了

不過。雖然看不慣。也無可否定。明朝工商業受到了官僚地保護。蓬勃發展起來。如果沒有滿清。那晉升到資本主義社會並不成問題

對現在大範位面來說。資本獲得貴族地保護。已經度過了“嬰孩階段”。方信地推動。只是希望把這資本更加普及和分拆罷了

方信沒有半點改革農村地意思。因為對他來說。地球上某國地農村問題只是暴力之道。不是發展之道

在地球上。15世紀地英國。資本發展。大批有錢地貴族開始投資工商業。

為了養羊,為了獲得勞動力,產生了圈地運動,這使大批赤貧的農民不得不進入城市打工,並且一無所有

由於工人一無所有,並且一下子湧入許多人,因此工人地工資十分低,而每天則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正是受到這個誤導,曾經有二個人才把這個階級認為是無產階級

地球上20紀華夏,也曾發生這事,大量洋貨湧入,農村紛紛破產,大批農民成為民工,相對於當時的工廠數目來說,工人遠高於所需,所以工資也是極低,工作時間也是極長,也有著無產階級的影子,著名文章就是“包身工”

但是對於方信地大範位面來說,資本晉升的道路容易多了

很簡單,現在大範位面已經深入到草原,紡織業的羊毛可以從草原上獲得,其次就是沒有外來洋貨衝擊,本世界產業升級有自己循序漸進的規律——不會一下子使農村破產

所以,農村中,既不需要透過圈地運動來強迫農民進產打工,也不需要一下子應付無數破產農民

每年因為災害或者自然多餘地農民進城,正好符合進化之道,滿足了工商業對工人的發展需要,又使工資不至於因為民工過多而過低

特別是這幾年來,由於推恩令,增加了許多產業,這導致對民工的需要增大,農村中,自然富餘而轉到城市的民工,甚至滿足不了需要,出現了工資增加的現象

農村不破產,又能支援城市和工商業發展,這幾乎就是完美的進化之路,比西方地資本主義進化還完美數倍

最完美的是,不取消科舉制,使儒家士大夫階級承擔著資本社會文官(公務員)地責任,相互平衡,相互監督

說實際的,方信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取消科舉制——西方行政地文官考試製度,難道不是科舉制?

相反,發展的道路,是進一步細化,使下面地“吏”,也進行科舉制,當然,考試的科目就不一樣了

畢竟發展資本是一回事,如果行政單位都資本化了,那就失去了國家公共責任和道德,那社會**將成為一種瘟疫蔓延全國——地球上21世紀的華夏,處於的無信仰狀態,還不使方信觸目心驚?

誰說華夏儒家社會不能進化到資本主義社會?

這是比西方資本進化更完美,更和諧,更強大的道路

方信到了此時,已經完全確定了自己的勝利,正在出神中,就聽見有人說著:“哎呀,這不是孫先生嘛,久仰了!”

“原來是何校長,久仰了。”

方信聽了一怔,轉過去一看,就

一箇中年人,正帶著人上來吃宴

“主上,這是何馨志,帝都新辦的二十家技工學校之一的校長,正九品官。”項落言低聲說著。

這時,飯已經吃完了,方信說著:“孫先生,我還有事,先告退一步了。今日一會實在投機,以後有緣再見罷!”

孫寶雅微笑點頭,也不多留。

方信就下了樓,到了下面,幾個人就跟了上來,警惕四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