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益於這身體,這心靈的,就能增加這個功德整體的數量甚至質量,也因此在總量上,獲得了新的功德,當然,有其中還有細微的差別,有益身體是功多,有益心靈是德多,是故愛人是功德,幫人救人是功德,自愛也是功德。
個人是如此,而家庭也是一個功德單位,任何有益這個家庭改善和穩定的,也可增加功德,是故和睦家庭,富足家庭,都是功德。
社會更是千萬人組成的功德體,國家就是具體的代表形態——國民富強安康是功,治國有方自是為德。
這時,人道之書大放光明,落到了方信的心中,方信猛的一震,眸光幽遠,這個世界的歷史長河就自浮現,千百年的眾生此起生滅,繼往開來,全部在心中浮現。
原來,仁者愛人是德,禮者秩序是功,原來僅僅只是如此,所以引導著人類走向無量功德的黃金世界甚至聖道世界。
因此,著此一說,引導世人,實是有益無量劫眾生,一起走向黃金時代,造就無量功德。
這人道之心,實就是“仁”字,這仁,是對自己,對集體,對社會,以至於對世界,來創造屬於理想中的聖道世界。
一念如此,一光衝光而起,頓時獲得這方主位面無量功德的響應。
方信默默的睜開了眼,當他再張開眼時,看到的是無量功德,不斷在起始生滅,無數的形態變化著,生、存、衰、滅,種種變化都是如此。
而當形態經過生、存、衰、滅時,二種無量的白光貫穿整個過程。
首先吸引著方信的,是那熟悉的后土之光,貫穿整個全部,當形體滅亡,一點明光就飛了出來,這點明光立刻受到了后土白光的保護,每點明光都有著顏色,和對應的光海進行著共鳴,各有紅、紫、青、白、黃、黑等等各種色光之海,然後又獲得了新的形體。
這過程在不斷重複著,無數形態不斷顯現,怔怔的看著,方信突然之間,兩行眼淚落下。
所謂的六道也不過是主要的概括,相同性質的氣息在相互牽引,這就是所謂的善惡因緣。
而唯后土之心不變,后土在庇護著無量眾生,眾生依著各自的心念而落到各處。
塵歸塵,土歸土,靈魂歸於后土,然而,汝無需痛苦和哀傷,死亡是生命的迴圈,並無絲毫掩蓋,虛偽,黑暗。
吾身化六道,就是為了使汝等不至於消失,不至於墮落。道從不蔑視,是為混元,從高而下看,更不需蔑視,高不是為了捨棄低而存在,而僅僅是為了守護和引導而來,是讓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恆的種子,吾確實汝等的父母,引導汝等走上真義之道,在這之前,吾願生生世世,守護於汝等。
這心願,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門。
只在這一瞬間,方信就徹底明白后土之心,這就無限的慈悲,也是無限的“德”,后土之心,就是德。
這兩行眼淚落下,頓時地書大放光明,落到了方信的心中。
方信閉目,再看世界,卻見那一道白光還在運轉著,無數形態在不斷的變化著,不停的改變著,似乎只是眨眼的光陰,卻目睹了宇宙千百世的盛衰和變化,而每一次變化,都帶來了新的形態,更完美,更適應環境。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唯功是舉!”方信默默的念著,如果說后土是德,那皇天就是功,代表著一切形體的興衰和進化。
一念於此,天書立刻放出無量光輝,落到了方信的心中,這就是皇天之心,也是至功之心。
天地人三心合一,打成一片,浮現出功德本意——這是承載萬物興衰的無上功德。
“承載眾生萬物,就此功德本心,超越一切,此是無量劫無量世界成聖之心!”方信坦然承擔,淚水簌簌而下。
愛自己,愛家人,愛社會,愛人類,愛世界,直至無緣大愛。
片刻之後,方信繼續看去,時間長河自虛無中誕生,又入至虛無,這就是承載一切的永恆,而永恆之中,無中生有,有又入無。
方信只是凝神入內,一動不動,出於永恆,入於永恆,永不離開,永恆的功德,在於承載無常而日日更新,大道的功德,在於自然而然,不仁而至仁,兩者同出而異名,並無區別,得此,就已經得大道之心。
片刻之後,方信睜開了眼。
世界並無絲毫不同,人也一樣,這個身體內任何內息也沒有發生激烈的變化,還是四階的內息。
只是三書不見,而玉如意,也空空如也。
啞然一笑,張目四顧,才發覺自己身處一片竹林之中,這竹林不過數丈見方,百十根青翠,極是清幽雅緻,再向前幾步,就覺得波光閃閃,眼前卻是一片碧波。
再向前看去,已經見得不遠處,一個肚子大著的美麗婦女,方信啞然失笑,這正是蕭冰,他從容而出,迎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