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大秦製鹽水平低下。
另一方面就是,鹽是暴利商品,
大秦禁止私人販鹽。
能販鹽的,都是背後有大勢力的人。
簡單的說。
鹽就是上位者斂財的工具。
事關自身的利益,上位者比誰都要重視。
因此設下律法,嚴禁販賣私鹽,一經發現,從重發落。
裴雲這個時候則寫下了一個鹽字。
原因就是。
裴雲懂得製鹽,並且,技術要遠超大秦的水平。
已知製鹽是暴利商品,裴雲卻從來沒有製鹽的想法。
原因是。
要是由自己製鹽,就是私鹽,是犯法的,是殺頭大罪,
想賺錢,裴雲有的是辦法,但命,裴雲只有一條。
裴雲可不會犯著為了賺錢把自己的命搭上。
真要說起來,製鹽之法是惠及天下的。
要是公佈出去,到時大家就都能有鹽吃。
但是。
這是一種理想主義。
作為暴利商品,作為上位者的斂財工具。
真的可能會惠及天下嗎,更大的可能是,製鹽之法會落入有心人的手裡。
到時,只怕自己還會有危險。
請不要懷疑,你可以用最歹毒的心理去揣摩人心。
在暴利斂財面前,他們想到的會是獨享,他們恨不得其他的知情人都死去,
裴雲知道,要是自己就這樣把製鹽之法公諸於世,自己的日子就別想好過。
惠及天下則意味著自己將得罪別人的利益。
裴雲不製鹽,也不會告訴別人怎麼製鹽,這是出於自保的心理。
當然,若是有機會的話,裴雲還是願意透過製鹽做些事情的。
就好比現在。
製鹽是大事情,需要交給大人物去做。
之前,裴雲可不認識什麼大人物。
可如今,就有一個大人物了。
一個子爵。
雖說子爵只比男爵高一等,在子爵上頭還有著伯爵、候爵、公爵、王爵。
但,既然是子爵了,那就是代表著大秦權貴最頂層那一批人。
裴雲想做的就是,把製鹽之法當成一份禮物送給齊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