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個人裡挑出十三個人來,這選擇沒有那麼容易。
可要說到認真對待,選擇倒也不難,挑出十三個最強的就對了。
有的事情是受不了激的。
更要知道,這裡面還有人是對扈四四是有想法的。
扈四四擺下場子,正好是給這些人表現的機會。
他們要打破扈四四的霸氣,展現出自己的男子氣概。
在他們認為,這樣一來,扈四四就會對自己刮目相看。
十三個人鬥志昂揚。
若是正常情況,對方是女人,自己應該是要憐香惜玉的。
可這些人心裡的鬥志已經被扈四四的霸氣挑起,他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用最強姿態把對方打趴下,這才是自己該有的反擊。
兵營裡有用於實戰訓練用的木製兵器,更有紙甲。
紙甲,又稱紙製甲冑。
是一種簡易的護身甲。
不是什麼人都能用得起鐵製甲冑的,就齊相如手裡計程車兵,擁有的鐵製甲冑不超過百副。
不要以為是紙製的甲冑,就覺得不行。
紙甲在歷史上有著其重要地位。
製作紙甲的紙張,一般是用樹皮或麻類為原料製成的纖維且柔韌的紙,含有富有彈性的膠原蛋白成分。
這些交織在一起,就像混凝土一樣,既有一定強度,又具有一定柔韌性。
紙甲與鐵甲的區別是。
鐵甲是利用自身的強度抵禦傷害。
而紙甲是利用其柔韌性,把集中於一點的衝擊力向四周區域擴散,從而緩衝外力。
雖說紙甲在保護上不如鐵甲。
但,紙甲對比鐵甲則具備了造價低,重量輕,方便穿戴的優勢。
要說最著名的歷史事件。
抗倭英雄戚繼光手裡的戚家軍,穿的就是紙甲。
據記載:紙甲,用無性極柔之紙,加工錘軟,迭厚三寸,方寸四釘。
當然。
大秦的紙甲技術的發展是不能和戚繼光戚家軍相比的。
不過用來日常實戰訓練還是足夠的,需要面對的不過是寫些木製的兵器。
雙方各十三個人,穿戴整齊後,在校場上擺開了陣勢。
眼看一場較量就要開始。
車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