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而言,行首仍是商人,不是官,手中沒有公權力,但由於經常遊走於商人與官府之間,一定程度上擁有官的性質。
閔縣也是有行會的,但並沒有太過複雜,就只有統合成了一個。
讓人沒想到,扈四四還能加入行會。
這說明了一件事情,她有著不錯的經商天賦。
其實,在大秦,商人地位很低。
士農工商。
士:指的就是讀書人,讀書人是有機會當官,成為統治階級的,因此,士被排在了第一位。
農:有農才有糧食,才有吃的,百姓大多是農民,而統治階級的財富大都來自於農民的賦稅,所以統治者會鼓勵平民務農,農民的地位自然會更高。
工:指的是百工,也就是幹技術活的,這些人不直接參與糧食生產,但很多地方卻離不開他們。比如製作衣物,陶瓷等等。
商:指的就是商人了,在古人眼裡,商人就是投機者,並不能給社會帶來實際價值,因此地位低下。
一個商人還處處有限制,
禁止穿絲綢衣服,喪葬不得鋪張浪費。
這讓商人活得不光鮮,死得不光榮。
人有錢就是為了享受,可賺了錢後,反而限制了享受,那麼錢的意義何在。
這樣的限制目的是為了打消百姓從商的積極性。
商人逐利,所謂無奸不商,要是人人只求利益,這是不利國家發展的。
穿衣,喪葬,屬於日常生活的限制。
而更高層次的限制還有:
禁止購買土地,土地是國之根本,商人若是能購買土地,國必亂。
不許商人和商人的子孫入仕,一群只求利益的人要是當了官,朝廷將會烏煙瘴氣。
商人還多收稅,商人是賦稅最多的。
扈四四:“其實,加入行會限制挺多的,可我那個時候要錢,我一個女人的從商也影響不大。”
“不過加入行會也有好處,銷路多了,認識的人也多了。”
“就剛才那個城門士兵,之前我就和他有過幾次接觸,剛才說了一下,他就記起來了,這不,什麼都不需要,就讓我進城了。”
就扈四四這樣的人,要是放在現代,妥妥是個女強人。
自己男人不行,卻沒有人敢欺負她,自己還能奔波賺錢。
而且,她還有一手好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