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小皇帝登基後,親自主持了一次科舉,墨池和五鯉硯,就是小皇帝親手開鑿、雕刻。
墨池不用解釋,效仿先賢故事,五鯉硯則是取魚躍龍門之意,金榜題名日,便是魚躍龍門時。
寒門士子們義憤填膺,聲淚俱下,就差舉手高呼不公平了。
其他士子也出了屋子,湊在一邊看熱鬧,不是上榜之人,沒有被關押看守,只是在屋內休息。
赤羽衛想要平息群情,卻又不敢做的太過,要是傷了個誰,事情只會越鬧越大。
“要造反嗎?”
對付這些人,還是蓑衣衛更有經驗。
任平生帶著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蓑衣衛,抽出柴刀,這群讀書人立即噤了聲。
陳拾遺忽的扔下木板,坐在地上,背後七絃琴橫放。
春風拂面。
春天不像夏天那麼酷熱,也沒有秋天那麼幹燥,冬天那麼寒冷,分外舒適。
是個最讓人心安的季節。
春闈,就在這最好的季節中舉辦。
陳拾遺輕彈七絃琴。
旁人仔細聆聽,心中起了波瀾。
這琴聲,在描繪著春日景象,生機盎然,百花鬥豔,萬物復甦,更有燕子北歸,嘰嘰喳喳,琴聲短促而急,輕快翩然。
忽然一陣風吹過,吹得貢院的柳條彎腰。
陳拾遺的琴聲,漸入佳境,可不知怎麼的,曲中竟然隱約有了一絲悲音。
他渾身氣勁自然而然融入到琴聲之中,聲音大振。
但那聲音,卻不再輕快翩然。
本該輕拂而過的春風,變得好似剪刀一樣。
代表著春日欣欣向榮的燕子,都好像無法承受著突然轉涼的春風,嘰嘰喳喳變作了哀鳴。
眾人本來沉浸於曲中,欣賞著琴曲,心中佩服。
不愧是那個三次會試,三次上榜,卻三次自抹姓名,不參加殿試的陳拾遺。
人人面露陶醉之色,甚至蓑衣衛都有些失神。
但這琴音忽然變動,人人只覺得寒意襲來,身體一顫,露出驚詫之色。
一隻北歸的燕子,從天空下墜落,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