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這次科舉有些問題,應當徹查。”
“問題?”
趙政爽朗一笑:“朕說這榜單為何來的這樣遲,原來是有問題啊!”
他忽的神情一變:“前前次科舉,江淮士人佔據榜上五成,朕沒有說什麼。”
“前次科舉,江淮士人佔據七成,朕也沒有說什麼。”
趙政軟著聲,嘆息道:“先帝生於淮州,又在淮州起事,朕雖沒有去過淮州幾次,但心中,還是念著這個地方。”
“淮州,是朕的故鄉,鄉人有出息,朕也開心。”
“朕一直想著,江淮士子考得好,是因為先帝最先平定江淮,江淮穩定,戰亂不多,而其他各地戰事頻頻,立足不穩。”
“再看看北方,遭濛人血屠,得一點點恢復元氣,時不時還面臨濛人南下劫掠,江南又有六國餘孽煽風點火,很是混亂。”
“江淮的經濟,向來也是最好的,有船,就有錢,自然有書讀。”
“朕吶,一直拿著這些藉口,給自己上眼藥,告訴自己,有著這種種原因,才導致江淮士子頻頻高中。”
“畢竟都是朕的鄉人,自家人,放心,既然是自家人,又怎麼會矇蔽朕呢?”
趙政聲音漸漸變大,近乎於在咆哮:“要知道在會試之前,是鄉試,是朕親自任命的欽差大臣主持,這些人錄用計程車子,難道都是豬嗎?”
“如果說派去的一個欽差大臣,一時失察,沒能選出人才,導致全軍覆沒無一人登榜高中,縱然令人覺得驚奇,但終歸還是在理解範疇以內。”
“可這全天下的欽差大臣,都失察了嗎?”
“他們瞎嗎?”
趙政猛地一拍几案:“他們不瞎,瞎的是朕啊!”
群臣各是義憤填膺,這次真的忍不了。
滿榜盡皆江淮士子,這不就是在說,其他地方的人,全是傻逼嗎?
都到了這個地步,他們這些非江淮出身的大臣,難道還要順著江淮官員的意思,說咱們這些外州人確實是傻逼,不予錄用是對的?
“張識節!”
“誒...”
張識節身軀猛地一陣,他又盯著几案去了。
他剛才可是認真聽了,小皇帝拍桌子的聲音有些異樣,几案是中空的。
趙政將几案拉開,抽出一把刀,往張識節手上一扔:“兵部尚書張識節,立即將所有參考士子押入貢院,一應閱卷官員不得出貢院半步,朕要親自徹查!”
張識節下意識接著刀,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手裡頭冰冰涼涼的。
“臣,遵旨!”
太刺激了,人生就像陛下的几案,你永遠不知道暗格裡頭,是金子還是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