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宮。
趙政緩緩醒來,那懷春院的女子,名喚含煙。
確實是清倌人,昨晚親自驗的,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了。
洗漱完畢,趙政摸著含煙的玉手:“濛女太多了,御花園種的菜不太夠,你以後負責買菜,看準什麼時候的菜便宜,一次多買些,偶爾可以開開葷,買些好吃的。”
“太貴的奢侈品,就不要買了,宮裡不興這個,閒的沒事記得做些女紅,補貼宮裡用度。”
趙政吩咐完,就上朝去了,宮裡不養閒人,兒女情長只會耽誤老子搞錢。
小皇帝不小,但含煙沒想這些羞人的事,腦子裡閃過無數畫面。
“陛下啊,今天黃瓜便宜,才兩文錢。”
“可以,多買些,今天明天后天,全吃黃瓜。”
“臣妾想吃些棗子...”
“多少錢?”
“一斤二十文。”
“等十六文的時候,適當買些。”
想到了以後的日子,很可能是在宮裡,和小皇帝議論菜價,她有點繃不住了。
好像...小皇帝連出宮採買的錢,也沒給。
這時候,趙政已經到了金鑾殿。
今日是放榜的吉日。
甘惟澧太有職業操守了,榜單是直接從貢院中放出去,此前貢院禁絕任何人出入,還有赤羽衛一天十二個時辰全程開著雲氣把守,所以即便是宮中,也得派人去看榜,誰也別想事先得到內幕訊息。
科舉,收攬天才之才。
改元天和後的第一場科舉,至關重要,人才最珍貴,便是朝中文武,也急不可耐。
除卻貢院中還未離開的科舉官員,其他文武,全在金鑾殿上,等著與小皇帝一同看榜。
榜單還未到,就已經議論紛紛。
朝中大臣,有七成是江淮人士,每逢科舉放榜日,對他們而言都是值得炫耀的日子。
歷屆前三,必有江淮士人!
像是甘惟澧、王守才、周繼,都是江淮出身!
曹玉府也是先帝同鄉!
六部尚書佔其三,還有個丞相!
趙政幾番問了時辰,表現的很焦慮:“還未放榜嗎?吉時都已過了,誰去看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