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裡的金銀磚、雪花銀,包括北濛王庭累計百年的財富,又被小皇帝一口氣埋地裡了。
美曰其名促進大漠經濟繁榮。
小皇帝真的沒錢了,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而且大漠的錢,拿不回來。
十二衛回師才幾天,就不斷有探子來報,說有許多人北上,大漠人口肉眼可見的增加,想來不受朝廷約束的江湖人士,也在行動。
可以預見,只要一切順利發展,前朝千百年來都無法納入規劃的大漠,將徹底歸屬於大乾,甚至還能管理起那些江湖人士。
功在千秋,乃國策。
麻賣批!
王守才心底哀嚎一聲,就不能少埋點嗎?
茫茫多的銀子遍佈大漠,就算拿出一成,也夠封賞了!
忽然,王守才靈機一動:
“陛下,反賊作亂,理應抄家!”
趙政淡然道:“任指揮使已經帶著蓑衣衛,連夜抄完了,所得古董字畫已收入內務府,土地、房產均已變賣,所得金銀錢兩正在統計,以便歸入戶部。”
在你抄之前我已經抄完啦!
抄家來錢快,哪能讓別人搶先?
而且這些亂黨之中,有不少人家裡的複壁、地窖、夾牆,都是銀子。
當然得自己來,讓別人發現了,可就保不住咯!
講規矩,找出來才是你們的,沒找出來,我的還是我的!
王守才,沒有異議。
按照前朝規矩,即使小皇帝把抄家的錢都充入內務府都沒問題,現在好歹把現銀都給了戶部,只是封賞的話,不虧,國庫還有的賺。
王守才想了想,接著問道:“陛下,那戰死之人呢?濛人俘虜又當如何?”
趙政沉吟半晌,說道:“與以往撫卹同例,明日讓禮部準備準備,朕親自祭拜,濛人俘虜除卻朕收入宮中的濛女,全都劃入盛樂城治下,以充人口。”
眼見小皇帝連這點都考慮到了,王守才幹脆領命。
趙政繼續道:“蒙重、公孫起、曹玉府,上前聽封。”
魏瑾聞言,扯著嗓子充當擴音器,這時候的老太監,聲音不僅不像平常一樣陰柔,反而喊出了一股堂皇之意,而且沒有運用半絲氣勁,不得不說,能狠下心切自己的人,都有幾把刷子。
蒙重、公孫起、曹玉府就是這次北伐主要的三大功臣,雖然最大的功勞是自己,但這些人,也得挑出來專門封賞一下。
三人拜下,趙政將早就準備好的聖旨交給魏瑾:“宣旨吧。”
魏瑾躬身,取過聖旨,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
一堆套話過後。
“今以爾等掃北功臣,論功高下,定爾爵賞.......”
“公孫起進太史公,復爵武安君,加封右柱國。”
“劃大漠為漠州,蒙重領漠州刺史,加封定北侯,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
賞賜比較合理,公孫起領十二衛滅了北濛主力,但卻是罪臣,能官復原爵就不錯了,更別說還多了一個實職太史公和右柱國的名頭,同時沒有給兵權,起到了制衡。
蒙重的賞賜比較重,一州刺史,大漠雖然百廢待興還在發展中,單從小皇帝埋的金銀就能看出,未來必然是發展重點,蒙重算是一飛沖天,而且還有定北侯的世襲爵位。
不過考慮到他戍邊十數年如一日,又領邊軍多次支援小皇帝北伐,更晉升一品,雖說屢次捱打受重傷,卻也配得上如此封賞。
“曹玉府,其德可行,治能安民,加兩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