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青山將趙政引到了刺史府裡,刺史府裡的場景,讓趙政淚目了。
這天下,竟然還有一處地方,和皇宮如此相似!
庭院裡樹下有桶,晨曦的露珠正從葉片上滑落,一滴滴往桶裡掉。
懸掛晾曬的衣服,肉眼可見滿是補丁,洗得發白變形,足足是原本的兩倍大小。
大堂上方的橫樑,懸著有三十個拳頭大小的破布袋子,一袋,就是一天的口糧。
書房裡,串書冊用的是草繩,牛皮繩不知是斷了,還是吃了。
靠近書桌一側的油燈積滿了灰塵,顯然只是個擺設,桌上放著布囊,裡頭有三兩隻螢火蟲,斜上方還有一個用木板遮上,能透光的破洞。
趙政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
雖說有很多地方不如自己,但人家省吃儉用了五十年,是前輩啊!
“朕...真是太舊了。”趙政敲打著桌面:“你們的木匠技術,落後五十年了,桌子嘎吱響成這樣,也不知道修整。”
“我來修。”
“這刺史府,還有這整座盛樂城,都該修整一番。”
恭青山不由得側目,這少年將軍,居然還懂得木匠活兒?
盛樂城當年是以一州治所的規格設立,城裡連學府都不缺,就缺匠人。
學者還能是為了理想,來大漠教化蠻夷,匠人沒理想,就想掙錢,盛樂城可沒多少錢。
相當嫻熟的修理好桌子,趙政沒忘記收拾殘餘木屑,刺史府是用木頭生火,太浪費了。
“恭將軍,整段木頭燃燒的效率很低,只有三成左右,而如果把木頭破碎成木材碎片,燃燒率可以達到八成以上,如果粉碎成這種木屑,燃燒率可以達到九成!”
趙政很貼心的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恭青山瞠目結舌,你來府上所謂的正事,就是這個?
趙政意識到路走偏了,笑了笑也不覺得尷尬:“我是為了濛人而來。”
“濛人吶....”
恭青山嘆了口氣:“北椋當年,想要一統大漠,以盛樂城為治所,將大漠設為漠州。”
“所以盛樂城一應儲備充足,還特意遷徙來了不少百姓,有田有井,自給自足。”
“老刺史也是個能人,經營得井井有條,還準備嘗試和濛人貿易互市。”
“但是沒來得及,濛人就南下了。”
“老刺史,戰死了,站著死的。”
“別駕暫代刺史一職,安撫軍民,抵擋濛人,三天,三天之後也戰死了。”
“然後是長史,長史沒戰死,年紀大了,用氣勁硬撐了三天三夜沒閤眼,心衰氣竭,死了。”
“再後來,老夫來了,把他們埋在了後院。”
“但是老夫,也擋不住,濛人那名先鋒勇士太強了,老夫只能劍引青山,封城。”
恭青山一句一句訴說著五十年前的故事。
手中是一粒像碎銀子一樣的壽眉茶,慢慢沖泡開來。
“逢年過節,才捨得扯掰下這麼一粒,一粒要泡上月尋。”
“五十年的壽眉喲....”
盛樂城可以自給自足,但終究是封城了,物資無法流通,並不能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日子是能過,但是得省著過。
趙政沒敢喝。
恭青山很自然的抿了一口,抱出一摞書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