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端來一籠小籠包,放在小桌上:“醬油醋汁在這兒,不收錢,小籠包十五文錢,您吃好!”
趙政掏出十五文錢,小販眼巴巴的看著。
魚承恩掏出兩文錢遞過去。
趙政埋怨道:“承恩吶,你管外事,知道錢來的不容易,怎能助長這種歪風邪氣!”
魚承恩家裡就是攤販出身:“內臣知道不容易,這種攤販,得一大早就起來準備,比早朝還早些,賺的個辛苦錢,老百姓家裡都不容易.....”
趙政擺擺手,開啟蒸籠,一開啟,差點沒炸。
“這也叫不容易?”
“前些年,一籠十二個,去年一籠十個,今年倒好,八個的都來了,到了明年,是不是就剩六個了?”
魚承恩看著趙政斤斤計較的模樣,心中卻是感動,只有這樣的帝王,才能做到真正從心裡關心民生,真心實意對百姓好!
他解釋道:“這是大乾經濟好!同樣十五文錢,一籠十二個變成六個,就相當於漲價了。”
“為什麼漲價了?因為大乾百姓都有錢了,都吃得起這肉餡的小籠包了!”
“商販肯定就漲價了。”
“是極,是極!”
那小販聽見一兩句抱怨,連忙點頭附和魚承恩:“這位小爺說得對,地裡的莊戶都有錢了,都在漲價,咱這包子,也不能原地不動啊!那是要虧本的!”
“聽說南方那邊的早茶,一籠包子就兩個哩!”
小販可不敢冒犯這兩位爺,別看穿的破舊還打補丁,但現在就流行這種款式,尤其是小皇帝在朝會上說,補丁是北方千萬百姓的血淚之後,更是引起風潮。
有錢人的品位很難說,達官貴人公侯子弟都以打補丁為攀比,一件打滿補丁的衣服,賣價可不低!
“行了行了!”
趙政不多計較,割韭菜賺了錢,心情好,又臨近出征,要換在平日,他肯定得說道說道,大乾人不騙大乾人,你這小販倒是逮著朕薅羊毛!
“承恩,這醬油醋汁兒不收錢,你多喝點,嚐嚐鹹淡。”
魚承恩:“....誒,是....”
小籠包吃起來味道還真不錯,餃子皮是上好的白麵,吃著勁道彈牙,咬掉薄皮兒滿口肉汁,那叫一個鮮美。
“也就是天統盛世,才能吃上這等美味吧?”
趙政還沒來得及感嘆呢,鄰座的大漢倒是感慨起來。
大漢身邊的老頭吃著小籠包,哆哆嗦嗦抹著眼淚:“你娘死的早,要是晚死三年,也能趕上好年頭了!”
“還有你大伯,二爺,三爹,你大兄、二兄.....你說他們晚生十幾年,該多好啊!”
大漢撓撓頭,笨嘴拙舌的道:“爹,你這不是趕上了麼!你孫子也要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