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多久?十二衛才剛到邊關吧?怎麼就八百里加急了?
兵部尚書張識節站不穩,哐噹一聲,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含淚:
“當時就不應該讓陛下親征啊!老子就是拼了這條命,也不能讓濛人越過長城,怎麼就....”
大家心裡都能猜到怎麼回事。
乾軍是去守城的,御駕親征,天子守國門。
就算守下來了第一波攻勢,前方應該是在準備抵禦濛人第二次進攻,畢竟濛人大舉南下,勢在必得,不會因為些許阻礙放棄。
可現在偏偏是傳來急報,局勢顯而易見。
大劣!甚至濛人有可能已經踏過長城!
不少將軍都在思考,接下來該以何處為據點,阻攔濛兵劫掠:“長城一破薊西難守,平鄴城高牆厚,又有護城河,可阻攔濛騎,看來只能退守平鄴了....”
孔叔夜憤憤不平:“平鄴以北,難道就這麼放棄了嗎?要再重現當年北方千里無人之景?”
就差一點啊!他就差一點就能突破到一品了啊!
到時候大乾兩名一品,即使不能完勝濛人,也能維持不敗不勝之景,小皇帝這次出兵太急了啊!
“鄰居種田我練武,鄰居就是我庫府。”
甘惟澧用一句鄉謠表達了譏諷之意,十年養百姓?那是十年給他人做嫁衣!
戶部尚書王守才心痛得無法呼吸,繼續抗擊濛軍、安撫人心惶惶、修建阻攔工事,哪件事不要錢?
國庫....十年豐盈,一朝見底啊!
但作為前朝陽明公後人,又為國之重臣,也不能只操心國庫,還得為國分憂:“不如行堅壁清野之策,將村鎮百姓轉移到城中,多少能減少損失,至少也能護得一方百姓周全。”
“濛人即使南下劫掠,也不可能如當年一般佔據我中原大地,只要撐到他們退走,一切還有轉機。”
“王尚書說的有理....”
“堅壁清野,良策。”
“也好,今日就商量一個章程,立即去辦,我大乾十二衛將軍也不是吃素的,即使濛人破了長城,他們也定然能拖延一二。”
“咱們就趁著這個時間,轉移北地百姓入城!”
“好!”
文臣武將各抒己見,決不能重蹈北椋覆轍!
甘惟澧、趙渉等一干心懷二意之人,表面上忠貞為國苦思良策,暗地裡大聲叫好,這可是他們的機會啊!
濛人越過長城南下迫在眉睫,小皇帝御駕親征威望大減,十二衛難以回朝獨木難支,洛邑無兵無將孤立無援,群臣又得操心北地百姓無暇顧及其他,到時候.....
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