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先帝以淮右布衣之身,斬蛇起義,鳳鳴岐山,得天命玄鳥,戰八荒,掃六合,一統六國,黃袍加身,建立大乾。
可惜沒過幾年,就薨了。
大乾皇位落到了剛穿越的趙政頭上。
趙政改年號為天統,定都洛邑,想要濟世救民,為萬民立命,不負上輩子起點孤兒院所學。
然而他發現,當今大乾,是個爛攤子。
內有六國餘孽,暗自謀劃東山再起,以圖復國。
外有蠻夷戎狄,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劫掠中原大地,藩國亦是不安寧。
偏偏這是個高武世界,便宜老爹當世大宗師,據說甚至踏出了最後一步。
這等武力,在世的時候,自然能壓服一切,人一沒,高樓傾塌。
趙政心力憔悴,這時候,稅銀入庫了。
【內帑(tang)入賬3000兩,修為+1】
【內帑入賬8888兩,修為+4】
【內帑入賬黃金萬兩,修為+999】
攢私房錢就能變強?
內帑錢越多,攢的時間越久,修為越高?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拳頭大才能為國家百姓爭取應有權益!
趙政立即改了國策,對內修生養息,發展經濟,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輕徭薄賦。
要是整天打仗,民不聊生,稅收不起來,國庫都沒錢,內帑哪能有錢?
趙政心裡頭清楚的很,國庫一沒錢,大臣就會找著皇帝要內帑補貼,私房錢一點都存不下來。
不僅要偷偷摸摸充盈內帑,還得和文武百官鬥智鬥勇,做出一副朕很窮,別找內帑要錢的樣子。
很簡單,勤儉節約,過清湯寡水的日子!
趙政以身作則,力行節儉,從不接受奢侈華貴的上貢,衣服破了,讓後宮妃子拿去補好再穿,一頓只有兩三個葷菜,絕不重肉,吃穿用度,也就和普通人家差不多,無關緊要的車駕、古玩之類,甚至更簡單一些。
天統元年至今,十年間,趙政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下臣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絲綢做的衣服,從不大興土木修建奇觀,甚至祭祀從簡,連陵寢都不修。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不打仗,也不花錢。
百姓富裕起來了,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
中原大地,終於從戰亂之中恢復勃勃生機!
民間大讚,稱天統之治!
趙政穿著打補丁的龍袍,正盤算著距離舉世無敵還要多久。
“凡人練胸中一口氣,氣分九品,朕現在是一品,但是和便宜老爹有不小差距,遠不足以威震華乾。”
先帝據說已經超脫九品體系,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便可化作江河,差一步就能和天地共生。
“近些年天災比較多,大乾國民休養了十年,六國餘孽,戎狄蠻夷和那些苟延殘喘的藩國,也修養了十年。”
“局勢很緊張,保不齊什麼時候國庫撐不住,那群大臣把注意打到朕的內帑上。”
內帑皇銀,這東西代代相傳,你趙政勤儉節約以身作則,但你爹的錢呢?
先帝那種級別的高手,身家肯定豐厚,更別說後來開國當了皇帝,六國國庫都收歸內帑了!
趙政沒法反駁事實,當年他就是用便宜老爹傳下來的內帑,開啟了系統。
“得多想點辦法搞錢,上批內帑藏在大漠王庭了,胡人連屁股底下是金山都不知道,再上一批是藏在金字塔裡的.....”
自己不大興土木不耽擱別人大興土木,趙政不僅攛掇過西域幾個國王建了金字塔,還順手藏了批內帑的金銀進去。
多好的事兒啊,既能消耗敵國國力還能多好些藏私房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