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生嘛,就吃這一套,果然開始講了,【蚯蚓能改良土壤都知道吧,這個技術就是在強化蚯蚓的這一特性,用經濟的可迴圈的方式,形成一個體系,讓蚯蚓去改良土壤。甚至能改良鹽鹼地,把不能種莊稼的田地,變成可以種莊稼地田。】
解釋的太好了,啥都沒說清楚。
看來他也沒弄懂。
被網友們點出來之後,農學生也是坦誠,【我要是弄的懂,我就去貓貓頭搞研究了,這東西我們那次去了好幾百人,能弄懂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包括同去的教授。】
【反正當時說了,貓貓頭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八千萬畝嚴重板結的低標準農田,另一個是兩億五千萬畝鹽鹼地。】
【現在我們帝都農大出身的農科院研究員文師兄,正在用這個技術在海南改良一萬畝颱風倒灌的鹽鹼地呢。】
這回雖然還是沒解釋明白,但是數字都看的懂啊。
幾千萬畝,幾億畝,不能種莊稼的土地變成可以種莊稼。
想想就提氣。
這才是正經的農業技術進步呢。
直入根基!
可想而知這會是非常長的一個過程,但是時間長不怕啊,幾年、十幾年、哪怕幾十年,哪怕只實現十分之一。
那也是滔天的功績!
緊接著,有海南的網友冒了出來,給農學生作證。
找出來前年的新聞。
遭遇颱風,海水倒灌,摧毀了上萬畝良田。
當時我印象很深,那次颱風大的啊,我家樓下的樹都吹倒了。當得知颱風摧毀了上萬畝農田時候,我心疼的直抽抽,我們海南的農田數量本來就少,一場颱風又摧毀了那麼多。
我還以為都完蛋了呢,沒想到還有的救,已經在救了。
農業工作者,萬歲!
這番話講的,就像大夏天灌下一瓶冰可樂,從裡到外舒爽。
——
一下子套出來兩個這麼提氣的東西。
網友們興奮異常,再接再厲。
逮著幾個農學生又是一番更猛烈的“誘惑”。
故事再次重演……了一半。
果然有個農學生忍不住了,不過他還有點譜,先問一下,【土豆的事能說麼?】
馬上有人回覆【土豆還不能公開,不能說。沒有能說的了。散了吧。】
【哦,那就散了吧,其他都不能說。】
倆人還對起話來。
越這樣,越心癢癢,給網友們急的啊,輪著翻的發發言吹捧加誘惑。
而在這時候,發影片的博主才剛剛登陸網站。
一開啟就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