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駱一航之前跟他商量的時候,不是說可以拿出案例麼,就是用桄桄戲當試點的。
所以王書記直接就提議了,輕鬆說道:“小駱總,你說的這個裂變,有沒有案例可以參考一下啊?”
“當然有。”駱一航答道,隨即掏出手機,連上投屏,“上個月,因為家中長輩與桄桄戲有淵源,我接觸到了本市非遺漢調桄桄,發現南鄭桄桄劇團生存艱難,觀眾缺乏。在半個月前,我開始幫劇團做網路宣傳。”
簡單交代了一下前因背景。
駱一航操作手機開啟小抖抖,搜尋進入【漢調桄桄陶陶】的賬號。
“這位演員是第一階段主推,操作了半個月,釋出影片十七條,投入營銷號號三百,積累粉絲一萬一千,獲贊二十一萬。”
講到這裡,駱一航把手一揮,“不過這些資料都不重要,裂變看的不是這個。”
但是現在這個資料,已經引起了不少與會者的驚訝。
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闆忍不住打斷駱一航,開口問道:“一週,十七條影片就可以有一萬多粉絲?真的是半個月?小駱總花了多少推廣費?”
“嗯?”駱一航奇道,“都是真實資料,推廣費花了不少,兩萬多了。”
“兩萬?”那位老闆忍不住驚呼。
“對啊。”駱一航再次確認。
聞言,那老闆氣的忘了場合拍桌子大罵,“尼瑪我找的運營,半年花了我二十多萬,才尼瑪五千粉,帶的銷售額還不夠他花錢的零頭!”
邊上幾位老總紛紛安慰。
“沒事沒事,我虧的更慘,四十多萬屁都沒用。”
“我尼瑪找了個啥網路傳媒,還是講課的講師,花三萬聽的課,又送禮,又說好話,請他給我代運營,運營費要了我七十萬。倆月鼓搗成一百萬粉,開場直播帶貨,進來十二個人,還是累計的。”
好傢伙啊,聞者傷心,聽者落淚,會場一下亂亂哄哄,變成了訴苦大會。
在場的所有老闆,只要是想過搞網路營銷的,包括乾的不錯的鄭好味,有一個算一個全被坑過。
多者幾十萬,少的也有好幾萬。
這些五十來歲,尚能接受新鮮事物,從事傳統行業的老總們,簡直就是一群老肥羊啊。
——
駱一航拍拍手,請大家安靜下來,他接著往下講。
又開啟了【漢調桄桄小小】的賬號,“這是我們第二個推廣的賬號,主推時間為一週,釋出作品十一個,現在的粉絲數量是……”
說到這裡,駱一航愣住了。
駱一航原本的計劃是,先輪著介紹這三個賬號的概況,顯示粉絲數還少,然後一邊介紹釋出的內容,一邊讓自己的賬號被打上標籤,回到主頁滑動展示相關內容出現的頻率,再講如何裂變。
昨天制定計劃的時候還沒有爆嘛,沒出圈,就只能複雜一點,以講述為主。
結果,就是這麼巧。
小小的賬號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