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96.高人就在身邊 (1 / 3)

隨著駱一航又去了幾次洞陽宮。

學會了內家功夫的其他發力技巧之後。

卻驚喜發現,自己的力氣的確變大了。

但是僅限於使用內家功夫發力技巧的時候。

正常狀態還是那樣。

奇怪了啊,不應該啊。

駱一航可是修仙的,練氣四階的修士,自認為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很強的嘞。

蘊含靈氣的身體,每一塊肌肉每一塊骨頭都能精細控制的才對。

怎麼會有變化呢?駱一航不理解。

不過沒關係。有老師在。

駱一航再來的時候,用一罈子泡菜,將老道長收買。

指點了一些外家功夫。

感受了一番後駱一航發現。

內家的動作,是由身體驅動四肢,而外家主要是靠四肢的慣性發力,身體只用來增加額外的離心力和衝擊力。

二者發力點不同。

而駱一航慣常的,也是普通人所習慣的,都是類似於外家的發力方式,做一個動作先動四肢,然後身體才跟過去。

有點意思。

現代年輕人還有個優勢,資訊社會,啥都能查到。

而且又擅長觸類旁通。

所以駱一航,從田徑和舉重的運動訓練方式中,找到了內家功法的影子。

甚至還有理論依據。

內家功夫啊,就是透過訓練,降低重心。

並在這個過程中使得脊柱周邊為了保持高重心而緊張的肌肉得到釋放,下身保持為了保持平衡的肌肉和關節得到釋放。

把這些肌肉騰出來以後,透過不同的樁架和訓練整合,也就是之前學的樁功,三體勢,氣沉丹田等等,重新組合變成一個新的動力鏈結構。

換成下盤和丹田驅動身體整體位移,形成動量,來替換四肢長線運動做功。

這樣一來,就可以形成一個既有整體的剛性防禦功能,又能解放抱架護頭的雙手來做些細活兒的新結構。這個結構越符合相應動作要求,也就是所謂的“功力“越強。

然後再用新的動力鏈完成動作,也就是招式。

在這個過程中,再透過串聯起人體的經筋肌肉,使衝撞和捋帶,從棍子變成流星錘,繼而擴大攻擊結果的維度。

這之上,再進一步就是透過訓練,完成對不隨意肌的大體控制和體腔壓力的調整,目的是能夠改變重心,使得整個衝撞及承衝時的角度和重量控制更加細微。

最後加上意識訓練,使整個運動系統更加高效自動。

一整套內家功夫的完整系統就成型了。

這套系統的好處,就是整勁力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