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茹出去上大學,你連個電腦都不給買,還得姑娘自己打工攢錢。”
“多好的姑娘,年紀輕輕的,去年回來還穿著高中的衣服。”
“還有你,你身上這件衣裳,得有七八年了吧。”
“剛才做飯,你家裡那廚房,還是土坯子的,牆根底下都裂縫了,回頭再倒了。”
“你也挺大的人了,閨女都二十了,你手裡存幾個錢行不行……”
老太后一開口,其他人全都不敢說話。
只敢做小動作。
張曉茹從桌子底下伸出一根手指,張嘴對口型,‘幾個最後’
駱一航悄悄比劃了一個六,意思是,‘第六回最後一次。’
張曉茹衝他爸那邊努努嘴,比手勢,“三、二、一”
最後一個手指頭剛收回去。
就聽見張峰語氣特誠懇,表態說:“姐,我明白,明天我就帶曉茹買衣服去,後天我就買幾袋水泥,把牆給抹了。”
張曉茹聽了吐吐舌頭撇撇嘴,搖搖頭,一套連招表示不信。
再跟駱一航做嘴型,‘但是。’
“但是啊,大姐我跟您說。”張峰果然但是了,“我還年輕著呢,娃她娘也能掙,現在吃喝不愁的,存錢我也存著呢,不著急,日子還長。”
誒,又沒聽進去……
——
駱一航的舅舅張峰只上過小學,學歷不高。
但是有一手從他爸,也就是駱一航姥爺手裡傳下來的養豬手藝。
從小就跟著家裡人養豬放豬,後來老人走了,他就自己養。
年紀四十多,養豬養了快三十年。
每年養上二三十頭豬,再加上他還會給豬配種,沒事再上山挖點藥材。
再再加上他老婆,也就是駱一航的舅媽,上班每個月也有工資。
兩口子一年掙十來萬,在這山溝溝裡收入算很高的了,生活應該很好的才對。
但他能把日子過成這樣,就是因為有錢就去做好事,不僅出錢還出力,一做就是十七八年,一點錢都存不住。
成了遠近聞名的張大善人。
也把張曉茹養成了“小財迷”。
而張峰也不是天生的善良。
年輕的時候,他也就是普通人,遇到事了順手的話幫一把可以,讓他主動去做好事,那對不起了,沒這個閒工夫。
而他的改變,要從2003年說起。
2003年3月,佛坪特大山火震驚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