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三條“驢子”,駱一航又去找了父母。
說了要出國旅遊的事情。
老兩口現在想得開,兒子做這麼大事業了,自己能幫的地方就幫著,幫不著的地方也別添亂。
讓吃就吃,讓玩兒就玩兒。
享受生活嘛。
隨後,駱一航又去找了時娟,明說了年終獎的事情。
時娟因為還沒過試用期,但是自身級別比較高,所以今年就跟三隻剛轉正的小小羅一樣,發三千塊年終獎。
時娟毫無意見,她忙著呢,長青科技的人過來之後,豌豆尖的培育進入了快車道,現在都搞出F2代了,到F6代就可以小批次試種,基本就算成功了。
發論文,登期刊,註冊專利,在農業發展史上留下姓名,哪個不比幾千塊錢重要。
行吧,想的通就好。
而七個新來的員工,連試用期都沒過,駱一航也找了他們,並告知他們只有五百塊錢過節費。
其中一個還有點不服氣,問了其他人能拿多少。
駱一航也沒瞞著,直接說了。
巨大的落差,讓這幾個新來的小娃娃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沒辦法,其他人要麼來的早,要麼學歷高,公司不是善堂,不講平均主意,你們好好幹,自然就能多拿錢。努努力,先轉正。”
自從三隻小羅和小小羅被教出來了,從討人厭的小混混變成了老老實實上班掙錢,自己養活自己的大小夥子。
特別是還有兩個小小羅,學會努力了,重新回去唸書考大學了。
一個個都走上了正道。
平安溝上的清音農業在十里八鄉算是闖開了名聲。
家裡有不省心的小娃子的,天天盼著往這邊送。
這次新來的七個娃子,就有四個不姓羅。
“前輩”們的經歷,還有收入,激起了七個小娃子的好勝心,都是差不多年紀,不就是轉正拼KPI拿獎金麼,誰怕誰啊!
再就是馬志濤和褚傑,這兩位一個是借調,一個是兼職。
還有網路部的兼職學生。
嚴格算起來不是自己的員工,發年終獎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駱一航就各包了個紅包。
最後是老羅叔,老爺子是長輩,這幾個月盡心盡力在駱一航這邊幫忙,輔助著羅慶財帶娃子,協助著駱爸管作物,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低調的不行。
實際上幫大忙了,打地基一般重要。
駱一航本想帶老羅叔跟著一塊兒去玩兒一趟,結果老爺子不願意,說他一個人跟著沒意思,以後吧,以後帶老伴一塊去。
既然這樣。
駱一航就按照時娟的標準,給老羅叔準備一份年終獎。
安排完這些事。
駱一航又去找了強娃和劉漂亮,劉漂亮遠端參加。
可憐的娃,被忽悠到山城去還沒回來呢。
年底了,除了年終獎,還得辦個年會嘛。
食品廠這邊剛收購過來,人心還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