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出來擺攤賣花椒芽的時候。哪怕濃雲壓頭,也沒有打斷駱一航的糾結。
到底怎麼弄呢?
發現充電寶作用之後,現在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把下一層駱一航爺爺家的田都佈下聚靈陣之後,再包下隔著水泥路的路東邊一塊荒地,開出來種辣椒,繼續攤大餅。
好處是投入低些,那塊田跟剛開出來種豆子的一樣,也只撂荒了沒幾年,幾千塊錢就能開出來。
缺點是面積小,也就三四畝地,而且屬於村裡的,承包費不知道現在要多少。
而且東邊那塊荒田包進來後,再往下擴充套件,就到村裡別人家的田了,那田人家是還在種著的。直接把聚靈陣鋪過去肯定不行,怎麼弄過來還是麻煩事。
另一個選擇是上面臺子上,就是原本的平安溝山谷裡,把駱一航自家的荒田開了種辣椒,足有二十畝呢。
駱一航打算後面種辣椒是定下的。
不是菜椒,種本地做油潑辣子的秦椒,然後加工成油潑辣子賣。
食品加工收入高,而且調料賣的人多,人多 BUFF多,他貪心的很,錢和修行通通都要。
但是這個計劃的投入很大,臺子上撂荒時間太長,十幾年了,要弄挖機上去開田,還要下很多肥。
這些天駱一航跟強娃瞭解過,強娃做農資的嘛,瞭解些新東西。
他說荒田種一季豆子主要是為了便宜,其實還有別的辦法收拾荒田,有專用的生態肥,就是貴的很。
從他那裡拿,光是基肥,一畝也要五百塊。
而駱一航上次種豆子,三畝多肥料錢加起來才 140。
這還只是田本身,還有水渠要修,房子要修,蓄水池要修,水管、電線都要修。
甚至為了讓挖機能上去,可能還要修路。
原本那條路是能上大卡車的,但是自從下面三線廠效益越來越差,人越來越少,直到前些年徹底倒了。
依託於三線廠才建立起來的平安溝,也同樣人越來越少,田也越種越少。
直到十幾年前,臺子上的田徹底不種了,那條路也就荒廢了。
這些是劣勢。
不過臺子上發展的好處嘛,大多是一次投入,而且投入以後,再怎麼擴大都不愁了。
臺子上有上千畝荒地呢。
畢竟是當年是為了備戰,為了供應下面遷來的四個工廠,兩萬多職工,專門建設出來的,基礎設施誇張的不得了。
要不是因為周邊就那裡有大片平地,長一公里半,寬一公里,還有一條小河從山裡流出來自帶水源,也輪不到在平安溝搞大建設。
白白荒廢掉真挺可惜的。
當然,類似平安溝這樣的村子還有幾個,平安溝主要供應的是就在山下的那個,高峰時期有二十多個車間,職工家屬六千餘人的大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