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了相關產業人士巨大的信心。
之前提供過幫助的那些研究機構,必然要來看看啊。
以川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為首,彙集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蠶桑絲綢研究所,以及攀枝花鹽邊縣農業部門和果桑種植基地、農村合作社等集體來平安溝考察。
攀枝花鹽邊縣是“中國果桑之鄉”,果桑發展已遍及全縣10個鄉(鎮)、82個村、366個合作社的2萬餘戶農戶,桑樹總面積已達十三萬畝。
駱一航這裡的香金葚,就是川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為鹽邊縣培育,用來增加種植品類用的。
被駱一航截胡了一批。
現在本主來了。
自然要好好接待。
駱一航喊上羅慶財,陪著蠶業研究所品種資源研究室席廣健主任,還有老朋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房嶽平教授為首的二十多人考察團,沿著山路來到果園中。
駱一航負責接待。
羅慶財負責講解,這個小子來公司好幾年,也該扛起些責任了。
“我們採取的是山地稀疏種植,考慮到香金葚品種多層側枝,結果枝發達的特點,留出了生長空間……”
“選址是重點,主要是溫度和光照、這個品種不挑土,挑溫度光照……”
“這次嫁接的長白果香金葚,確實抗性強,四月有一次突然低溫,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種植期間發現耗水量與資料上不符,實際情況它的耗水量比資料上要高20%左右,且不耐澇,排水很關鍵……”
“缺水錶現是容易落果,坐果期水、肥跟不上也非常容易落果……”
“進入成熟期又會穩定下來,但是生長終止的情況較多,比例高達10%到20%……”
“總體而言,養護難度較高……”
“產量也是偏低的品種,我們估計單株總產量不過20斤到25斤之間……”
羅慶財帶著眾人邊走邊介紹,侃侃而談,事無鉅細。
駱一航是深表欣慰啊。
不錯,這半年在果園裡沒偷懶,真下了功夫的。
肚子裡沒貨講不出來這些東西。
香金葚這個品種太新了,引進過來沒兩年,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處規模種植就在平安溝這裡。
妥妥的第一手資料。
隨行的考察團成員們也是緊緊跟隨,豎起耳朵,奮筆疾書。
特別是種植基地和合作社那些人,生怕記漏了一點。
人在什麼時候學東西最用心?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