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23.給它染成綠的 (1 / 3)

直播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後半段的直播中。

各個機構,各個學府的專家.

肥料、種植、土壤、水利、環境、機械,各行各業,農業相關專家學者一個個到來。

他們有些留下一兩句話,指出問題或提出建議後就下線了。

有些則留了下來參與討論。

總控室後面掛的螢幕上,除了中間最大的那塊主屏用來顯示圖表和衛星圖之外。

其他螢幕上顯示出一個個身影。

或為壯年、或為老者;或文質彬彬一副學者模樣、或面板糙黑宛若老農。

隨著專家們的討論越來越深入,專業性的提高。

內容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枯燥。

直播間裡的觀眾數量急劇降低,很快就只剩下了不到十萬。

但是彈幕數量卻絲毫不減,內容也換成了專業性極強的討論和學習。

成為了農學生和農業從業者們的公開課。

而少數普通觀眾,則在此時才意識到。

沙漠裡面種莊稼,實在是太困難了。

生態脆弱,條件惡劣。

農作物生長的必要條件,除了光照,要啥沒啥。

而且稍有不慎,好不容易“搶”出來的農田,又會退回到漫天黃沙。

來來往往足足二三十位,在各行各業響噹噹,念出名號萬眾敬仰的農業大佬。

用了足足一個晚上,對照著衛星雲圖,對照著各種資料。

才僅僅聊出個大概,定下了方向。

即便是方向,也有水資源管理、土壤改良、溫度和光照控制、可持續的農業實踐、技術支援、經濟性和可行性、生態恢復、極端氣候。

足足八個維度。

現在,這麼多位專家加持,又是在已經改造成耕地的土地上種農作物,還這麼難呢。

回想當年,當地人用了三十年,將兩千多畝沙漠變成了土壤,得遇到多少困難,多少失望,多少次屢敗屢戰。

還有貓貓頭,輕飄飄一個抽獎,一句貧困村摘帽。

幾個小時前,看到他們抽到了沙漠腹地,網友們還嘎嘎樂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