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桓聞言一愣,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在那樂啊,擺擺手笑道:“賴我賴我,是1915年,程大師三九年就亡故了,1939年。”
都習慣了,一說一五年,就以為2015呢。
一百多年前的壺,算古玩了,確實是件好玩意。
聊了幾句閒話,鄭桓說起了正事。
今天他過來,一是給駱爸送回來,主要目的是為了找駱一航有事。
“唉,我那個兒子啊,想一出是一出,我就這麼一個兒子,也只好賣賣這張老臉,求小駱總幫幫忙。”
“鄭鑫鑫?他怎麼了?有什麼事您儘管說。”
“對,鄭鑫鑫,好端端的說想創業……”
鄭桓的兒子鄭鑫鑫,去英國留學好幾年,也沒學出點什麼東西。
回來之後也不找工作,就在家啃老。
那年做豐收節,天漢這幫傳統企業家,親眼見識到了網路營銷的威力。
鄭桓也動了心思,讓他兒子也跟著搞一搞。
他兒子還挺樂意,買了一堆裝置開始搞,搞得一塌糊塗。
後來因為豌豆顛衝擊市場的事,駱一航去找鄭桓幫忙。
聊起這事,把小趙拉過去,給鄭鑫鑫弄了個追夢不成,回家繼承家業後發生的事情的主線劇情,還立了一個廢物公子的人設。
拍短影片小短劇。
還挺討喜的,火了。
這是前因。
後果嘛……
鄭鑫鑫火了之後,帶貨雖然帶的不錯,鄭好味的產品銷售出去不少。
但是按照鄭桓的話講,剛有點成績,心思就野了,剛學會走就打算跑。
非要自己創業,說要證明自己。
鄭桓想的是不就是要找個事做麼,家裡這麼大企業,天漢百強呢,產值好幾個億,有的是崗位歷練,以後也好繼承家業。
結果鄭鑫鑫不願意,非不在自己家幹,打算弄個貿易公司,還要做出口,開啟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是那麼好開啟的嗎?
最可氣的是,他還不打算賣自家的東西,或者說不只賣自家的東西,他打算找貨源自己採購,甚至還想貼牌生產。
更更可氣的,貼牌都不一定在自己家的廠子。
天天往強娃那邊跑。
合著鄭桓給他投的錢,給他調的人,甚至辦公室都是鄭桓給的。
但這買賣,跟鄭桓沒啥關係,算鄭鑫鑫自己創業。
鄭桓還得賣老臉給他幫忙。
所以今天來找駱一航,就是為了給兒子商量貨源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