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77.隨機選項 (3 / 3)

這是育種4.0的前置工作。

育種4.0就是應用基因型大資料、表型大資料、環境大資料建立模型,並進行大量計算機模擬,以尋求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已知的不同位點等位基因的最佳組合。

它需要兩個大前提,一個是超級計算機的海量算力,第二個就是基因組資料庫。

馬蘭草的算力是有的,基因資料庫是沒有的。

這玩意耗資大,時間久,國內主要做了農作物的基因組測序,還有少量經濟作物。

馬蘭草這種價值低的近似於野草的植物,是沒有做測序的。

所以就得自己來。

文英他們現在就是在準備樣本,然後構建DNA文庫。

接著才是測序。

測序完了還要進行資料預處理、序列比對、變異檢測、功能分析,並將結果視覺化。

複雜著呢。

而接下來DNA文庫構建是最關鍵的一步。

在這個步驟中,會將提取的基因組DNA隨機打斷成小片段,並進行末端修復等等。

育種4.0所需要的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還需要進行Bisulfite處理。

處理後才可以繪製出全基因組的DNA甲基化圖譜,進而分析甲基化模式與特定表型之間的關聯。

反正就是很麻煩,很耗時,還特殊,只能自己做,涉及到保密嘛。

只有做完了DNA文庫構建,才能把樣本發到其他科研單位一塊做測序那一套工序。

最後拿回來自己做資料分析匯總。

文英她們現在愁的就在這裡,樣本太多。

每個樣本的全基因文庫構建需要幾天到幾周不等。

即便按照一週一個算,一百四十個樣本也要兩年多快三年呢,三個人同時做也要至少一整年。

所以就要有個取捨,哪份先做,哪份後做,如果前面幾個樣本就能達到目的,不是節省了時間嘛。

然後,她們三個意見不統一。

具體有哪些分歧,駱一航沒聽懂,再看羅宏志,一臉懵逼。

反正就是基因組相關,表型表現之類的東西。

誰也說服不了誰不說,她們仨自己的立場還在轉變。

一會兒,文英否了自己的同意秦秋雁,一會兒秦秋雁又同意時娟,再一會兒時娟卻同意文英了。

這事兒鬧得,變成隨機選項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