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學校不僅僅是給皮營圪臺村的孩子用。
周圍八個村子的孩子都可以來這裡上學。
蓋學校,最高興的就是老支書的孫女吉娜了。
穿著漂亮的天藍色蒙古袍和白色小皮靴,腰間貼著亮片,編了滿頭小發辮。
在奠基儀式上,跟著爺爺,吭哧吭哧挖了好幾剷土。
完後還歡快的跳了支舞。
她以後在家門口就能上學。
不需要再去到六十多里外的鎮上小學,小小年紀還要住校,一個禮拜才能回家一次。
附近地廣人稀,這也是本地孩子們的常態……
奠基儀式結束後,羅少安忍不住去問老支書,“雖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您村子剛剛脫貧,蓋一個普通學校就可以了吧,沒必要……”
後面的話不用明說。
老支書懂得什麼意思。
隨後,帶著羅少安來到村外。
這裡已經樹立起高大的鐵架和支架,還帶輪子,跟塔吊似的,有著長長的臂。
非常之長,足有六七十米。
“這個……這個……”羅少安看著非常眼熟,就是一時想不起來叫什麼。
因為平安溝那邊用不到。
“中心支軸式噴灌系統。”老支書很自豪的講出了這個東西的名字,而且還有詳細介紹,“這東西直徑七十米,一圈六百畝,低壓管網供水,水壓驅動,不用電,不燒油,還不用人力,全自動的,還省水。”
“我們這邊給裝了五個。這還只是第一期,等水源擴大了,還要再擴大。”
羅少安想起來了,這是乾旱地帶大面積種植用的,就是那種大圓盤。
“這是您村弄的?”羅少安十分驚訝,這東西可不便宜啊。
老支書笑笑,“哪能啊,我們村子可出不起,也沒技術。我們村統種共富合作社跟那幾個化工企業合營了農場,我們出土地,他們出資金出技術。種秋雁九號。”
“以後啊,我們村裡每年能拿分紅,還能到農場做工,領工資。”
“日子啊,一天比一天好咯。”
說著,老支書指著遠處漫漫黃沙,“早晚有一天,都給它種上莊稼……”
——
至此,貓貓頭的總結影片全部發完。
三段影片,三個地方,三種高興。
這也是貓貓頭今年最大的成果,全部都是關於新品種的。
其他開發了多少新產品、賣了多少貨、新開了多少店、打了多少次架。
都沒有這三個新品種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