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泉。
才是李學陽這次最為需要感謝的東西。
這段時間裡,李學陽天天往山上跑,無意之中發現靈泉珠的另一個功能,能使將死的植物慢慢恢復,斷了的根基也會重新長出來。
在村民們都認為李學陽已經瘋了的日子裡。
他辛辛苦苦,不斷的用靈泉水一株一株的灌溉,小心翼翼的在旁邊挖小坑,除掉野草,對待每一株春蘭草,幾乎用盡了全部的心思。
早出晚歸,忙忙碌碌,進入到了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中。
換來的回報,除了春蘭草的恢復之外,還有滿滿的疲倦,李學陽明白了一個道理,種花草,來錢太慢了。
雖說這一次春蘭草的枯萎,與外力有關係,但,就算是沒有其他人影響,單純靠著自然生長,也得耗費許久的心思。
自己在這段期間內,也得不斷的去進行維持和維護,不僅累,而且這來錢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若是要賺錢,必須再想其他辦法。
李學陽的思維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轉變,那也是有原因的。
來到如今這個山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然而,李學陽家裡依舊是原狀,上不起學,買不了新衣服,甚至主食依舊吃的還是用各種雜糧組成的粑粑!
也就是在張曼來的那幾天,村裡發了點大米,才改良了幾天生活,可最近,大米已經吃完了。
一開始,李學陽倒沒覺得粑粑有什麼不妥當的,可這幾日,他蹲在茅坑裡,一蹲便是半時辰,身心痛苦,整個人心情都快整抑鬱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李友全的疾病正處於康復階段,除了長期用藥外,還有急性期的藥需要使用,家裡的錢如流水一般嘩嘩而出。
原本僅剩不多的錢袋子,幾乎完全空了,這些天也基本上像是大伯那樣的好心村民接濟者,才勉強維持。
昨天晚上,李學陽跟自己母親商量了一下家裡的事情,越商量,越覺得有些心塞。
按照這個程度下去,恐怕過不了幾天,家裡就真的要斷糧了,在春蘭草變花的這段期間裡。
家裡人該如何生活?
父親的藥又要怎麼買?
……
種種難題,牽掛在李學陽的頭上。
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低著頭沉思的原因。
“那李大嫂,我們就先走了,家裡還有活要幹呢。”
“等啥時候收花需要幫忙了,可以來喊咱們,都鄉里鄉親的,有困難就說,我們都願意互相幫忙的。”
“我也走了,改日再來拜訪!”
村民們在告知了好訊息後,喝了兩杯開水就走了。
桂芬抹了抹手,笑臉相送,有村民們的祝福,身上一陣暖洋洋的。
“好勒,路上慢點。”
“常來玩。”
今天能過來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平常能說上話,關係不錯的。
“大伯,梁叔,李大爺,王大爺,幾位先等等。”
就在眾人準備嘩啦啦離開時,耳邊卻傳來了李學陽的一道呼喊聲。
這四個人當中,包括大伯在內,其他三位都是村裡德高望重的人,都是村裡能說得上話的人。
四人停步,轉身望來,眼中帶著困惑之色。
李學陽遞了幾個凳子過去,整個人顯得很是熱情,幾人就在門口坐著,好像要談論什麼大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