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不論是天神,還是“墜落天使”,都是阿奴納奇人的兩個意見不同陣營而已。
人類既誤解了“天神”的“愛”,因為其實質是飼養和收割。同時也高估了“墜落天使”的寬容態度,雖然傳遞了人類以知識,但其實質仍然是為了其種族的延續和最佳化,並非他們就會對人類仁慈。
這兩種人雖然意見有分歧,實際上對待人類的實質態度和對待其它生靈完全是一樣的,那就是不會顧及人類文明的發展,只會關心阿奴納奇人自己的問題。
在史前1萬2000年發生的大洪水,以及毀滅大西洲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幕後之手,就是阿奴納奇人。對待涉及其至高無上地位的挑戰,打擊和毀滅是毫無仁慈可言的。而且關鍵是阿奴納奇人根本不理解什麼是仁慈。
“墜落天使”與人類的合作既是短暫的也是不可靠的,但他們在這期間的貢獻的確為人類的最終崛起創造了初始條件。所謂敗也阿奴納奇,成也阿奴納奇。
在知識的火種開始了第一次的萌芽,人類的文明過程中就不斷湧現出許多傑出代表人物為了人類的生存和未來不斷抗爭,不斷帶領人類大眾進行反抗。
由於兩種力量過於懸殊,這樣的抗爭必須隱秘進行,人類首腦必須在小範圍的精英中策劃,否則必然如大洪水事件和核戰爭兩次標誌性事件而毀滅人類文明抗爭的企圖。
成於3000多年前的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記載多場激烈的戰爭。此書插圖描繪了諸神乘坐飛毯觀看戰爭的場面。
《摩訶波羅多》中記載的史前核武戰爭,毀滅了古印度文明。這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為“偉大的波羅多王后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寫成於公元前一五○○年,距今約有三千五百多年了。
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二千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距今約五千多年前了。
在古印度《摩訶婆羅多》的詩歌裡,有一些描述得栩栩如生的章節,似乎是親眼所見的核子經驗。
下面摘錄的一段文字,描寫距我們的核子世紀數千年之前的一場古代大戰,在我們看來竟是這樣熟悉,令人有點毛骨悚然。一種攻擊敵兵的特殊武器,它的描述如下:
“單獨一顆彈丸就裝滿了宇宙間全部的毀滅力。一柱熾熱的煙霧火焰,像一萬個太陽那般明亮,熠熠沖天而起...它是一種無人知曉的武器,是鋼鐵的雷霆,死神的信使,它使雷希利和安達卡整個種族化為灰燼...他們的肢體燒得面目全非,只有頭髮和指甲掉在一邊,陶器無故地崩碎,飛鳥的羽毛也變成慘白,天黑以後,所有的農作物受到侵襲...為了逃避這大火,士兵們都跳進河水裡,一面洗身一面清洗他們的裝備…”
這種武器或炸彈的大炮尺寸也有記載:“……死神之箭的致命箭矢。它的尺寸是三腕尺又六尺。它賦有千眼怪物因德拉的雷擊那樣力量,能毀滅一切生物。”
還有一節描述兩具飛彈在空中撞擊的文字:
“…兩具武器在半空中撞在一起。地面上所有山嶽,海洋和森林都開始震動,所有動物都被武器爆出的高熱嚴重地燒傷了。天空燃燒起來,地平線上的十個點也充滿煙霧…”
很多人認為摩訶婆羅多里大戰爭其實就是阿利安人從北方入侵印度次大陸的戰爭。
在巴基斯坦的哈那帕與墨罕朱達洛地方極古老的城市裡發掘的骸骨,發現帶有極為強烈的放射性。這些古城的歷史幾乎是一無所知,只知道它們是突然被毀滅的。
我們該瞭解,當摩訶婆羅多翻譯成英文數十年之後,才有飛機,神經毒氣,火箭和原子彈陸續出現。
關於印度神話,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地球表面有些區域顯示距目前原子彈試爆一萬年前就已經有被原子爆炸過的痕跡。這些地區包括西伯利亞,伊拉克,科羅拉多和蒙古。
一九四七年在伊拉克南部地區一次挖掘中,探索到連續多層不同的文明遺蹟。其中在山洞文化層之下的地層底部,發現了一層熔合的玻璃層,彷佛原子彈爆炸的遺蹟。
在數萬年前,人類的科技及對宇宙的知識已經超過了今日,在三四萬年或十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有了數次這種文明的高峰。
而5000年一輪的觀察和平衡,是阿奴納奇人的整個計劃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