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概念實際上並不新穎,相反的,它都可以說是老掉牙的玩意了
可事實上,一直到最近這幾年,尤其是隨著智慧手機的推廣和普及,它才開始全面進入普通人的生活裡,尤其是越來越多的服務跟手機聯絡在一起的時候,所有人才開始對物聯網有一個更新更全面的印象和概念。
物聯網的核心是什麼?
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是網路,可實際上網路是基礎,感測器才是關鍵
所謂的打造智慧城市物聯網,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讓那些傳統的,類似於垃圾桶、交通訊號燈、公交站點等等,甚至是一棟高樓大廈,這些死物都能夠開口說話,而讓他們開口說話的恰恰就是感測器。
很難說到底是先有物聯網概念,才造就了感測器的發展,或者是直到感測器的出現和發展,讓物聯網的實現變成了可能,但所有人都很清楚,感測器以及整合了感測器的感測網路,是物聯網實現的兩大核心基礎,失去了其中一樣,都不可能成功。
為什麼宙斯二代手機能夠大賣特賣,並很快引起了其他手機制造商們的紛紛跟風?
就是因為裡面增加了光線感應器和陀螺儀,這兩種都是感測器中的一種,而在當今世界上,感測器的種類成千上萬,早已分別應用在各行各業各領域,如果沒有感測器,這個世界將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樣子。
葉子科技在國內成立半導體研究中心,不僅僅是跟中科院合作,同時跟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多家知名的大學學府、研究機構進行合作,資助他們投入這一方面的研究和開發,每年在這上面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錢。
不僅如此,葉子科技自己也收購了多家中國和美國的半導體企業,而且不停的投入研發,也有不少的產品,都應用在了平板電腦上,而且接下來葉子科技還將繼續投入半導體方面的研究,因為這個市場的未來前景是在是太大了。
用葉秋的想法,暫時來說,由葉子科技做後盾,大力支援半導體研發,等到公司在半導體方面形成了足夠的技術和產品的時候,再單獨分離出去,形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就好象三星集團分離三星電子一樣。
不僅如此,目前葉子科技也準備將公司旗下業務逐漸分離,形成獨立的子公司,這將是葉子科技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公司結構的大變動,伊麗莎·穆恩認為,只有透過這種分離,才能夠讓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激發活力。
而對於半導體業務,葉秋希望能夠具備整條產業鏈,從設計、製造、封裝到銷售,變成一條龍垂直整合型半導體公司,就好象英特爾、德州儀器或者是英飛凌那樣。
倒不是葉秋野心太大,想要壟斷一切,而是必須得這麼做,因為葉子科技現在的業務鋪得太大了,如果技術研發和產品配套方面沒有跟上的話,早晚還是要吃上大虧。
就好象目前葉子科技的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智慧汽車。
葉子科技本身對汽車行業並不熟悉,為此還招聘了不少這一方面的專家,同時跟多個汽車廠商,包括通用、福特、寶馬、奧迪、賓士和大眾等車企形成合作,由他們來提供專業支援,而葉子科技研發智慧化解決方案。
目前葉子科技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成果,汽車廠商們也從中看到了前景,其中有兩個方面很重要,一個是葉子科技對智慧汽車的定位,安全和方便。
科技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方面,但也一定會產生風險和危機,所以科技最最重要的不是一味的追求先進,而是要在確保安全可靠的情況下追求更加便捷,為人帶來便利。
所以,從一開始,葉子科技對智慧汽車的定位就是安全和方便,讓人、車、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的單純的只是把移動網際網路帶入汽車,那又有創新性可言?
那麼,第二個方面,請問,在汽車內,什麼樣的操作方式最便利?
滑鼠?觸控?鍵盤?錯,是語音
所以,葉子科技收購了Nuau公司,這是一家業界最大的專門從事語音識別軟體、影象處理軟體等方面研發和銷售的公司,全世界RU上的語音識別都來自於他們的技術。
語音這種操控方式,你用在手機,用在平板上,它都顯得有點雞肋,甚至葉秋前世有電視廠商用語音來控制電視,我的天啊,這得有多無聊的人才會對著電視說話,而且如果坐在客廳裡,家裡來客人了,你用語音控制電視?或者,伸出手在半空中比劃?
不同的操控方式都有適合他發揮的環境,例如語音識別,那就得在你的雙手無法得到解放的時候,例如你在開車的時候,所以葉子科技才會下大力氣收購Nuau公司,就是為了完善智慧汽車的重要操控手段。
當然,這並不是說語音識別只能應用在汽車上,而是說應用在汽車上會體現出優勢,而葉子科技也在研發一些語音應用,同時也打算對外開放一些技術,吸引開發者進入,但目前語音還有一些問題,例如語義的識別,聽清楚很容易,但聽得懂很難。
智慧汽車系統裡,感測器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包括胎壓監控、制動系統輔助、氣囊系統等安全措施,另外類似於自動泊車、行車安全、動力控制、油耗輔助等駕駛輔助系統,還有就是幫助車主收集保養、安全等方面的資訊,當然,最後免不了的就是一些娛樂服務。
從這一連串服務來看,感測器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沒有感測器,這些功能和服務都不可能實現,所以葉子科技非常清楚的看到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葉秋也因此才每年投入不菲的資金在研發和收購方面,目的是確保葉子科技在半導體領域保持進步。
在葉子科技所勾勒出來的智慧生態圈裡,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是隨身攜帶的必須品,目前這一方面葉子科技是龍頭企業,手中也握有相當龐大的專利基礎,接下來要做的是不停的保持進步,保持領先位置。
便攜裝置,例如智慧手錶、智慧眼鏡、智慧相機,這些都只能算是輔助裝置,在葉秋前世很多企業就是把這些都想得太複雜了,非得把手錶和眼鏡搞得跟手機一樣,擁有簡訊、拍照等一大堆功能,何必呢?難道帶手錶的人不帶手機?
如果帶,那手機上有拍照和簡訊功能了,為什麼手錶還得有?難道對著手錶螢幕比對著手機螢幕方便?還是說,有人覺得對著手錶螢幕發簡訊,很高科技?
正如葉秋之前對葉子科技管理層和研發人員開會的時候說的,科技始終還是要以人為本,它永遠都只有一個主題,就是給人帶來方便,而不是給人找麻煩
而類似於智慧汽車、智慧電視、智慧家居和智慧城市,這些都是整個智慧生態圈裡,或大或小,或社會或個人的其中一部分,而且它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你必須要針對它們的特色來研發適應它們的智慧服務和裝置。
就好象智慧電視,葉子科技哪怕是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的使用者體驗,不管是用語音、手勢操控,還是用遠端滑鼠觸控,都明顯無法做到真正的創新,因為歸根結底,它還是無法擺脫傳統的電視操控和使用者體驗,如果做不到方便,智慧電視將不可能得到普及?
目前葉子科技有utu和安卓商店,這兩大內容提供平臺,在內容上都完全沒有問題,主要還是在使用者體驗方面,葉子科技暫時還無法解決,而如果無法解決使用者體驗,也就是說,沒找到最合適的操控方式,智慧電視系統也就無從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