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當然聽說過四海這個當年在綠林裡赫赫有名的人物。
當年在山上時,大櫃和劉大疤了把四海說的神乎其神,小寶都聽呆了。
“那大哥你剛才說殺人的是一夥小毛賊是怎麼回事?”小寶問道。
“殺人的是鎮兩河和他的幾個兄弟。所謂兩河就是恆山地區的頭道河子和二道河子。這兩條小河溝有什麼鎮不鎮的!日本人已經在恆山開煤礦好幾年了,他們想鎮也鎮不住哇。”張大白呼十分的不屑。
“鎮兩河為什麼要殺人?跟四海又有什麼關係?”小寶又問。
“平陽鎮有一個騷娘們姓柳,外號叫白麵口袋。為什麼叫白麵口袋就因為那兩個東西大麼。這個娘們原來和鎮兩河勾勾搭搭的。後來鎮兩河把她給甩了又找了別人。這個騷娘們也沒閒著又找了個什麼蛤蟆山的大櫃。年前這個大櫃和山上另外六個人來貓冬就讓鎮兩河知道了。”張大白呼滋溜喝口酒嘆口氣。
“人都是這樣,自己不要可以,別人拿去就不行。鎮兩河一聽說姓柳的娘們又和別人勾搭上了就氣不過,就帶著人找她算賬。沒想到兩個人一見面就一拍即合決定把那幾個人殺了搶錢和槍。”張大白呼說道。
“為什麼四海也參合進來了?”小寶問。
“四海到了平陽鎮後,鎮兩河沒少孝敬他。東西和槍都沒事送,又一口一個大哥的叫著。鎮兩河怕他們幾個拿不下蛤蟆山的人,就求到四海的門上。所以四海也出手了。幸虧有四海出手,要不然那天就得翻船。就這樣鎮兩河還死了四個兄弟。”張大白呼說道。
“那幾個人當時就都死了?不是說拉到西門外打死的嗎?”小寶緊張的問。
“當時據說知道被包圍了,蛤蟆山的人裡面有四五個就想服軟準備束手就擒。不過有兩個非常硬氣一個是蛤蟆山的大櫃另一個姓劉,死活不降。鎮兩河的人衝進去一個打死一個,最後還是四海帶人翻牆進去把所有的人都打死了。聽說四海這面除了四個死的還有六七個掛了彩,有的這輩子都廢了。”張大白呼一副一切訊息盡在掌握的樣子。
小寶臉色潮紅,渾身發抖。他端起酒碗猛幹了一口。
“大哥真是個訊息靈通的人,以後兄弟少不了有麻煩大哥的地方。”小寶說道。
“兄弟你將來有需要大哥的地方,大哥我義不容辭。”張大白呼拍著胸脯說道。
“那大哥你看我要不要結識一下四海和鎮兩河呢?”小寶問。
“鎮兩河那種小角色理他幹嘛,他現在還住在柳大姑娘家的大院裡整天胡吃海塞。每天晚上很晚也要到街對面的陶然居叫一個火鍋。牛鞭馬鞭驢鞭頓一大鍋。四海就住在馬斌馬大掌櫃家裡,如果你想認識我幫你引薦。”張大白呼豪爽的說。
“那個柳大白麵口袋就那麼招人喜歡?”小寶故意裝作好奇的問。
“這麼多年她勾搭的男人車載斗量。其實長得也就那麼回事。自己男人沒能耐怎麼辦,只好靠其他男人唄。”張大白呼說。
“呸!我男人也沒有能耐,我也沒有靠其他男人養活。就是他媽的天生的不要臉!”坐在一旁的女人憤憤的說。
張大白呼的臉瞬間漲得血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小寶從張大白呼家的飯館出來天已經全黑了。喝酒看心情,心情好怎麼喝也不容易醉,心情不好很容易喝醉。
小寶現在就是腳步踉蹌,頭昏腦漲的。但是他的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他延著張大白呼告訴他的鎮兩河晚上常去點菜的陶然居,鎮兩河現在住的柳大姑娘家,四海現在住的馬斌馬老闆家又走了一遍。每到一處都要把左右環境觀察仔細。這才又晃晃悠悠的回大車店睡覺。
後幾天,小寶又去張大白呼的飯館吃過幾次吃。又瞭解了不少事情。他也在很晚的時候看見有人從柳大姑娘家出來去陶然居點菜。每次點菜都是點完菜來人就會回去,菜做好後由飯館的夥計端著送到柳大姑娘家。
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戶戶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早熄燈睡覺,都把過年吃剩下來的好東西拿出來闔家歡聚。雖然在東北有耍正月鬧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的說法。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就算過去了。
在柳大姑娘的家裡更是如此。鎮兩河盤腿坐在炕上。柳大姑娘依偎在他身邊,糧臺和師爺坐在他的對面。
四個人中間放著一張小木桌。桌子上是一個高腳炭火盆。炭火盆的鐵簾子上正烤著狍子肉。
鎮兩河端起酒碗看著另外三個人,三個人也忙端起酒碗。四個人不約而同仰頭喝了一大口,柳大姑娘也不遑多讓。
鎮兩河用手擦去嘴邊的酒水說道:“今年這年過得不賴!我都想好了,咱們再拉幾個人。我花錢找門路去投滿洲國軍去。至少弄個排長噹噹。反正現在也不差錢!大家都跟著我,沒跑!”
糧臺和師爺不住的點頭,諂媚的笑著。柳大姑娘胸脯貼在鎮兩河的胳膊上幫他夾烤肉。還是這個男人夠料,心狠手辣敢作敢當。比那個死了的蛤蟆山大櫃強多了。
那個死了的大櫃天天把她捧在手心裡她也覺得乏味,鎮兩河有時候把她打得鼻青臉腫她心甘情願替他暖腳。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踹門聲。“有人沒有,趕緊開門!送菜的來了!”
王三更趿拉著鞋,只穿著褲衩裹著老羊皮襖從偏房走了出來。
王三更是柳大姑娘的土鱉男人。他的媳婦公開和別的男人大鋪大蓋,他給看門望戶。他也沒有太多想法,不用下地幹活風裡來雨裡去的掙錢,能蹭吃蹭喝就挺好。
“踹什麼!王八犢子。你是誰呀?小六子怎麼沒來?”王三更喊道。
“小六子放屁把腰扭了。所以掌櫃的才讓我來的。快開門!磨逼蹭吊的,還能不能操個逼了!”外面的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