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發展方略帶來的變化是十分顯著的。
這種變化,帶給了劉邦團隊全新的面貌。
也直接提升了這個團隊在整個起義軍中的地位和格局。
原本,打豐邑失敗,劉邦起義軍士氣低迷,現在又找到了一些自信。
所以,灌嬰覺得,現在又有了一戰的能力, 於是就跑去劉邦那邊鼓動著,想再次進攻豐邑,一雪前恥。
劉邦馬上跑來問計張靚。
豐邑打不打?肯定要打,但問題是,古代的戰爭都是易守難攻,劉邦這支起義軍只是草臺班子, 可沒有什麼攻城器具,還真不具備攻打豐邑城的實力。
張靚只能搖頭, 然後說道:“從目前這點兵力,要打下豐邑,怕是並不現實。”
劉邦也是這麼覺得,不由點頭說道:“嗯,灌嬰就是自信心膨脹,我也覺得,我們現在的兵力,有點力有未逮,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老是僵持在這兒也不是個事兒啊。”
張靚點頭說道:“嗯,的確如此,你不是說打算去留縣那邊去嗎?這個計劃還是可行的……”
這兒已經在留縣境內。
張靚所說的去留縣,說的是劉邦原本打算去奔投的景駒。
攻打豐邑失敗之後,劉邦聽說東陽甯君與秦嘉在留縣立景駒為楚假王, 於是就打算投奔景駒,欲借軍攻豐邑。
只是還沒遇見景駒, 就先遇見了張靚, 所以耽擱了下來。
劉邦雖然目前還很稚嫩,但有著一種天生的直覺。
不得不說,他就是天生的王者,奔投景駒,從目前的戰略來說,對劉邦來說,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僅能壯大自己的隊伍,更能解決隊伍的後顧之憂。
劉邦當即點頭說道:“嗯,我也是那麼想的,先投靠那邊,混點資歷了,再逐漸壯大自己。”
原本,劉邦的打算就是這樣的,這麼做也是完全沒毛病。
但是呢,事實上,隨著張靚的加入,再隨著斬蛇事件的發酵,等劉邦真正遇見景駒的時候, 其起義軍的規模已經相當不小了。
整個劉邦的軍團士氣都是相當的高昂, 並沒有一點殘兵敗將的感覺。
就連景駒, 也本能地感覺到了劉邦部的不同一般。
於是,原本的所謂奔投,此時略微變味,景駒絲毫不敢小覷劉邦的這支部隊,面對劉邦之時,也是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和善意。
而這,劉邦和他的戰團們,都有十分清晰的感知。
灌嬰就感嘆,如果是遇見子房兄之前,奔投就變成真正的奔投了,搞不好,沛縣這起義軍能不能保持自身都會有難度。
但是,遇見了子房兄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哪怕是在景駒的部隊之中,劉邦的沛縣軍都保持了自身的獨立性和團結性,再也不是散兵遊勇。
恰好就在此時,大秦終於從起義軍紛起的震驚之中回過神來。
章邯正式領軍出征,其部將司馬夷奉命攻略楚地。
景駒此時有點自顧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