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漢天團成員們,其實都已經不弱。
不過,因為張靚的突出表現,讓這些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賴,在自信方面,有些不夠。
所以,張靚留下了幾枚錦囊,讓劉邦在關鍵時刻使用,也算是給沛縣軍留下了幾根救命毫毛。
走之前,張靚還跟劉邦長談了一次,分析了大漢天團幾個成員的特點特長,讓劉邦心中有數。
如今,劉邦身邊,沛縣軍的重要成員有蕭何、曹參、灌嬰、樊噲和周勃。
張靚指出,這幾人之中,蕭何是最好的內政人才,後勤和人事管理交給蕭何,總歸是不會出錯的。
而論及領軍、治軍能力,曹參、周勃和灌嬰都很不錯,尤其是曹參和周勃,都能獨當一面。
而樊噲的特點是勇猛和忠誠,攻堅能力不錯。
交待了許多關鍵細節之後,張靚辭別劉邦,跟隨公子成的使者,帶著五十精兵,飄然而去,直奔韓地。
劉邦的沛縣軍在自己走後會怎麼經營,張靚暫且不會去管,但是,暗網已經探入沛縣軍中,一旦軍中有什麼大事,就算劉邦不來告知自己,張靚也能掌握到準確情報。
經略韓地,這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任務。
張靚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經略成功呢。
不過,不用想也知道,經略韓地不會太容易,項梁也好,范增也好,絕對不會讓自己輕鬆的。
而且,前世歷史實踐也證明了,經略韓地絕對搞不出什麼名堂來。
老祖宗張良乃經天緯地之才,當年相韓之後,也曾經返回韓地經略,其結果就是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最後只能遊兵於潁川一帶,直到再遇劉邦。
也就是說,哪怕你能力再強,沒有一個發揮能力的舞臺,也是白搭。
無論如何,復韓,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執念。
經略韓地再困難,也要盡力一試。
領軍五十騎,直奔韓地。
然後,到了跟公子成約定的會面之地後,張靚卻愕然無比地發現,對面只有區區二十人,而且,領隊也並不是韓王成,而是韓信。
聽到對面那英武的將領自稱韓信之時,張靚心中多少有些感嘆。
這個韓信,應該就是日後的韓王信,而不是漢初三傑的那位跟老祖宗齊名的韓信了。
而根據暗網掌握的情報去看,漢初三傑的那位韓信,實際乃是眼前這位韓信培養的影子化身。
博浪沙刺秦之後,大秦查到了公子信這兒,為了擺脫嫌疑,公子信迫不得已,把自己的影子替身扔了出去。
影子替身的身份清白,還受過胯下之辱,所以很快就洗清了嫌疑。
當然,公子信也並沒有虧待韓信,送了他去兵家學習兵略之術。
現如今,按照歷史的軌跡推算,韓信應該在項梁軍營之中投軍了。
不過,項梁並沒有太過重視這位人才,給他安排的最大官職,不過是一個看門官。
見到張靚,韓王信保持了足夠的尊敬,飛快下馬,拱手說道:“在下韓信,可是張良張子房?久仰大名,但聞名不如見面,子房果然是天縱之才,我大韓有子房在,就相當於有了一根擎天之柱……”
張靚也趕緊下馬,拱手天揖回禮:“子房見過公子信,那日博浪沙刺秦,還得多謝公子引走大秦的注意力,讓我能在下邳城安然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