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是跟項梁有些交情,當年還稱兄道弟,處得很是不錯。
但是呢,那是酒桌上的酒肉朋友,相互之間吹吹牛還行,現在,自己要找他借兵,這能行嗎?
劉邦覺得自己有些魯莽了。
當時應該多思考一下的,子房兄提出借兵一事,想來他就早有定計,自己應該多聽聽他的意見才是。
騎在快馬之上,劉邦心中想到,要不,我現在回去問問子房兄?
念頭心中這麼一轉,劉邦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到現在為止,子房兄還沒決定要幫助自己打江山呢,以子房兄的大才,那絕對是眼高於頂的存在。
對自己而言,子房兄也是亦師亦友。
此時此刻,如若自己表現得太差勁,如若連一點精兵都借不來,如若就此回去問計的話,估計就會讓子房兄大失所望吧。
所以上,無論如何,此次去見項梁,都要借到一些精兵。
這就算是對自己的一個考驗。
策馬飛奔,劉邦決定還是自己前去借兵。
不過此時,他的心中就在自行分析這借兵的可能性以及怎麼才能借到精兵了。
子房兄讓自己去找項梁借兵,那麼就是說,子房兄認為項梁應該會借兵給自己。
那麼,子房兄憑什麼會得出如此結論的呢?
不得不說,能夠創立大漢,劉邦絕對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當他真正開動腦筋之後,很多事情的脈絡就在心中逐漸清晰起來。
項梁起兵於楚地,其本身又是大將軍項燕之後。
那麼,項梁也就自然很是在意自己的身份名望。
所以這第一點,要給足項梁面子。
怎麼給項梁面子呢?
這是一個技術活。
想到給項梁面子,劉邦突然就心中感嘆,要不是子房兄讓自己有了現在的局面,這面子是怎麼也給不起的。
一個人要給別人面子,這面子怎麼才能值錢,怎麼才能讓人看重。
說簡單點,那就是,給人面子的這個人本身,要有足夠的分量,這種面子才值錢。
如果劉邦是喪家之犬,他跑去給項梁面子,那多半就是一個笑話。
但是現在,劉邦可是統領了幾千精銳兵卒,並且還是擊退了司馬夷所部的起義軍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