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邦身邊的重臣很是鄙視陳平兩件事,盜嫂受金。
史書記載,這兩件事之中,關於受金一事,陳平坦然承認。
在劉邦面前,陳平都能侃侃而談。
他來投靠劉邦,分文未帶,如果不接受別人給的金錢,就沒有錢花,但他陳平並沒有因為別人給他錢,就給別人好處。
陳平的意思很明確,錢是拿了,但並沒有因為拿錢而辦任何不該辦的事。
陳平還斬釘截鐵地說,如果劉邦認為他辦事不公,他立馬就把所有金錢上交,立刻搬家滾球。
結果,陳平反倒將了劉邦一軍,一個把公私分得如此清楚的人,拿錢只是交情,並不會拿公家的東西來徇私,這到底是不是好官呢?
劉邦認為這是好官,所以還厚賞了陳平,讓陳平不要有疑慮,再之後,劉邦也沒有再提起這事。
但是,關於盜嫂的事,劉邦和陳平都是心照不宣地,並未就此事多議。
在劉邦心中,此小事爾。
他劉邦也不是什麼聖人,魏豹王的王妃薄姬,後來不也給他生了個兒子嗎?
所以上,盜嫂之事是否屬實,歷史上本身就是一樁懸案。
張靚也沒有刨根問底的打算。
只要陳平他哥不來報案,相信,取了芳琪姑娘之後,陳平這傢伙的問題應該就能得到解決了。
的確,陳平的問題,相比現如今如火如荼,風起雲湧的大秦局勢來說,還真只是小事一樁。
七月,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而此時,天下苦秦久矣。
前面有人做出了示範,天下人都知道要怎麼幹了。這就叫前面烏龜爬出路,後面烏龜跟路爬。
各個地方受不了秦朝官吏暴政之苦的人,都逮捕宣判他們官吏的罪狀,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涉。勝
不說其他地方,僅僅是楚地,幾千人聚集在一起起義的,就多得不計其數。
陳勝吳廣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陳平來自魏地,所以決定先投靠魏王。
這個魏王是為魏王咎,也就是日後薄姬老公魏王豹的哥哥,前一任魏王。
只是,陳平說起這個魏王,張靚就不由心中一聲嘆息。
魏王的出現,也就意味著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開端。
大澤鄉起義之後,孔鮒來投,陳勝身邊,有了第一位名士,重用孔鮒之計,陳勝吳廣前期發展十分迅猛。
自大澤鄉,到攻克蘄縣,然後,一連進攻銍、酇、苦柘、譙幾個地方,都攻克了。起義軍一面進軍,一面不斷補充兵員擴大隊伍。
等殺到了陳縣的時候,已擁有兵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卒好幾萬人。
陳縣這兒,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