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在第一層不停地溜紙人兒。
大長腿在第一層不停地練習身法。
張良這小子,最不是個東西,練完了《疾風七劍》,又開始練《求索三問》。
三個小賴皮,這是存心佔便宜、讓兵家大出血的節奏嘛!
面色平靜,肅然而立的聶空,心中其實在罵娘。
但已經是這樣了,還能把這幾個小傢伙趕出來不成?
給他們設定一個闖關時間?那未免顯得兵家太小氣。
不知為何,看到張良在演武樓中練劍,聶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師父,想起了當年,師父那句掛在嘴邊的名言:“你就一坑貨,坑師父的貨……”
想當年,聶空年輕的時候,也算是膽大包天,到處闖禍,師父林慧宇經常給他擦屁股,每次擦完總是一通亂罵,然後,沒隔多久,又屁顛屁顛地跑來給自己擦。
現在,看到張良,聶空心中,突然就理解了師父當年的心情。
這還真是,沒養過兒女,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沒生過孩子,不知道哪兒疼。
讓聶空鬧心的是,當年,自己成了師父的弟子才開始闖禍的,而這張良,還在入門測試,就開始如此這般不要臉,他也是醉了。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這小子入了門,絕對是個膽大包天的主。
玄冥子會不會出來跟自己爭徒弟?
孔祥新那老東西,又會出些什麼歪招?
文人最是卑鄙無恥,唇槍舌劍最是難纏,這一仗,不好打啊!
……
張靚可沒想到,此時此刻,聶空已經代入了師父角色,內心在瘋狂吐槽。
張靚此時,練得正歡。
《求索三問》乃儒家劍法,三招,分別是“問路,問我,再問路。”
說實話,這種劍法,很難參悟,修煉難度極高,對悟性的要求也高得離譜。
因為,這種劍法的入門,就不僅僅只是劍招那麼簡單,而是必須帶著一種特殊的精神意志去練才成。
倒不是劍意,而是一種特殊的情緒。
張靚覺得,《求索三問》劍法,跟《神鵰俠侶》裡邊,獨臂大俠修煉過的“黯然銷魂掌”有些類似。
楊過在海邊思念姑姑,悲從中來,黯然銷魂,悟得這種掌法。
黯然銷魂掌和心情有關,後來楊過與小龍女重逢後,其心理愉悅,就再也施展不出黯然銷魂掌了。
《求索劍法》有些類似。
要施展這種劍法,張良就必須先沉入屈原先生那種對前路的思考狀態,感悟到孤獨、悲涼之後,才能效果大增。
而且,這劍法的三招,分別為,問路,問我,再問路。
這其中,問路和再問路的招數,看起來竟然是一模一樣,不用心體會,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差別。
但如若是放入孤獨、清冷、悲涼的環境之中去修煉,又能產生一種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特殊感悟。
問路一劍,天地蒼茫,路在何方?
問我一劍,世上本無路,我走了,便有了路。
再問路一劍,宇宙洪荒,路在前方。
《求索三問》劍法,涉及到部分人生哲理,演武樓演化的消耗也就不小。
聶空面無表情,不動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