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之前,張靚和夢星緣分別寫了一個字。
張靚的“煉”字,核心意思,就是要用演武樓修煉。
夢星緣的“慢”字,意思差不多,就是慢慢走,不要急,利用演武樓提升自己的實力。
進入演武樓之後,張靚發現,演化之後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對手,修為跟自己一樣,都是九層高段,實力也很是普通。
如若張靚全力出手,這演化的對手不是一合之敵。
第一層樓這對手,的確不強。
而且,張靚沒有出手的時候,對手也並沒有主動出手。
為了驗證自己心中的猜想,張靚手中捏出一個劍訣,開始施展《疾風七劍》。
張靚一動,對手馬上就動了。
對手也施展出《疾風七劍》,但對手的劍法,比張靚更要熟練,基本上,就相當於那種標準的《疾風七劍》。
張靚開始跟他對練。
不得不說,這個對手的確是有點弱,跟那黑龍基本是一個檔次。
就算對手的《疾風七劍》更為精妙,但這種程度的劍法,還是傷害不到張靚。
尤其是,張靚經歷過神雷淬體,又修煉了雷煉天罡法之後,這肉身強度超凡脫俗,就算被對手砍上一兩劍,也無傷大雅。
感知對手實力後,張靚乾脆就用《疾風七劍》跟他對轟。
一劍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去來固無跡。
一劍欲來風滿樓,垂楊拂酒杯,欲來風滿樓。
一劍風捲雲飛揚,過江千重浪,風捲雲飛揚。
一劍入竹萬竿斜,解落三秋葉,入竹萬竿斜。
一劍蕭蕭送雁歸,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歸。
一劍花落知多少,夜來聽風雨,花落知多少。
一劍紅塵裡飄搖,大風吹,大風吹,一直吹,吹到紅塵裡。
演武堂的特點,此時被張靚激發出來。
演化出的這個對手,就劍術上來說,比剛剛學會《疾風七劍》的張靚,絕對要強很多。
所以,按道理,他能壓住張靚打。
但問題是,張靚的真正實力要比這個對手強啊,所以,戰鬥節奏就牢牢地掌握在了張靚手中。
演化的對手,成為了張靚練劍的最好幫手。
這就好比一個劍術無比高明的師傅,壓低了自身的修為,在給張靚喂招。
原本剛剛學會的《疾風七劍》,在演武堂內,迅速熟練,張靚的劍術,也在突飛猛進之中。
原本就參悟了風之劍意的張靚,感悟《疾風七劍》本身就有巨大的優勢,現在,又有演武堂幫助,很快,張靚的劍術就直接登堂入室,有所成就。
當然,這個所謂的很快,反應到入學大考之中,可是相當不短,反而是長得有些變態。
足足花了兩個多時辰,張靚終於將《疾風七劍》練到熟練無比,並且還能融入風之劍意了。
此時,張靚的《疾風七劍》已經渾然天成,行劍如風,飄逸如風,張靚一旦真正展開劍法,整個身軀都如同青色的疾風,圍著對手飛舞。
當然,到了這個階段之後,一旦張靚動真格,對手就不夠看了。
隨時關注著張靚的聶空心中想到,這下行了吧,你小子這下總該要過關了。
誰知此時,張靚的劍術突然一變,笨拙的《求索三問》劍法,歪歪斜斜地施展開來。
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