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朱珠笑著說道:“泗水龍船,沂水文會會場,子房跟若晴妹妹幾番邂逅,情愫暗生,故託之於我,以作大媒,求得那秦晉之好……”
秦晉之好,乃典故,意思就是求親。
這是走程式。
範父咳嗽一聲,緩緩說道:“家有小女,含辛茹苦,撫養成人,如今已至出嫁之年,然,小女無才且愚鈍,貌不出眾,不善待人,頗多不足,恐日後多有辜負……”
不知範若晴者,咋聽範父這幾句,那傢伙的,把自家姑娘貶得很厲害,而且,聽其意思,就是好似不同意嫁娶。
不過呢,作為大媒,朱珠心中倒是早有準備。
這個呢,也是求親的必經之流程。
異界大秦這邊,對求親看得比較重,尤其是大家大族的,都信奉一個真理,那就是,太容易求到的姑娘,對方不會太珍惜,所以,求親之時,都會設定一些難關。
範父首先就表示自家姑娘不是什麼人才,還貌不出眾。
夢星緣就在一邊腹誹了,你家大姑娘美若天仙,而且多才多藝好不好,瞧你說的,這不是謙虛,而是虛偽。
不慌不忙,朱珠輕笑著說道:“若晴妹妹人間絕色,知書達理,實乃人間奇女子,跟子房真是絕配。”
張靚朗聲表態:“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如若能求得若晴,吾自當愛之憐之,懂之惜之,卻是不會輕之慢之,嫌之棄之……”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張靚出口成章,頓時又讓範母眼前一亮,看這女婿是越看越順眼。
不過,也就是此時,火塘邊上,一青年文士突然大聲說道:“好一個張良張子房,果然是不負盛名,不過,既然子房兄弟你善於作詩,那麼今日,你是不是應該作詩一首,來表達你對若晴表妹的感情呢,我拭目以待,期待你的佳作……”
坐在這屋內的,都是範若晴孃家人,今日張靚求親,來的人可是不少。
這些人,都相當於考官,張靚要讓這些人都滿意了,這求親自然就成了。
因為範若晴的關係,範父範母是不會出面當壞人的,這考驗張靚的角色,就是周圍這些范家親族了。
範若晴的表哥首先發難,提出了第一個考驗,讓張靚作詩一首,表達對範若晴的感情。
類似的考驗,也會在大戶人家的定親環節出現,但通常情況下,求親者只要能應用出《詩經·擊鼓》內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就算通關。
不過,張靚盛名已久,如若依然引用已有的詩詞的話,怕是很難過關了。
張靚略作思量,然後起身,面對范家大表哥微微欠身,又對範父和範母方向深深鞠躬,這才朗聲說道:“相遇若晴,乃子房此生之幸,前幾日,偶得幾句,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