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來也沒什麼,但是,木宛如說起細節之時,卻讓張靚瞠目結舌,感覺不可思議。
按照木宛如的說法,公子韓得到陳平人生經歷的啟發,為了讓影子擺脫嫌疑,給影子韓信策劃了一起胯下之辱的橋段,最終讓大秦官方得以確認,這位韓信不可能是公子韓。
韓信的胯下之辱真的發生了。
然後,韓信不再是韓王信的影子,並且,這位,在自己的推薦下,進入了HD學宮,學習兵法。
這樣的情節,讓張靚幾乎能夠肯定,影子韓信,必然就是日後的兵仙韓信。
沒想到,兵仙韓信竟然會是如此來歷。
得到木宛如的訊息之後,張靚是久久無語。
前世,張靚一直很疑惑一件事,很多軍迷也很納悶一件事,那就是,兵仙韓信的一身兵法是怎麼來的。
秦末漢初,兵仙韓信,被人稱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所有歷史人物之中,韓信是成語最多的歷史人物。
戰無不勝、十面埋伏、明修驛道暗度陳倉、多多益善等等成語,是個娃娃都耳熟能詳。
韓信打仗這麼猛,指揮大型兵團都能信手拈來,但是,他竟然沒有兵法傳承的歷史記載。
史書上,韓信領兵,都是天生。
但真的是天生的嗎?會不會在什麼地方學過?如若真是韓王信的影子,那就解釋得通了。
不管前世歷史如何,這個異界大秦,韓信入了學宮,自然就能得到一身兵法傳承,這必將為他日後成為兵仙積累雄厚資本。
說實話,有那麼一刻,張靚很想去HD學宮拜訪一下這位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很想提前把韓信給籠絡麾下。
這位,跟老祖宗張良並稱漢初三傑,正史上,很多朝代公認的漢初三傑之首是老祖宗張良,但也有很多人認為,韓信才應該是漢初三傑之首,因為,韓信打仗太厲害了。
話說,要不是有了韓信,以霸王項羽的戰鬥力,劉邦能否最終建立大漢朝,那還真是不一定。
當然,漢初三傑,張良、蕭何和韓信,那都是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缺一不可的頂尖人才,說句公道話,誰是漢初三傑之首,那絕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不過,身為老張家後代,張靚絕對挺張良就是了。
尤其是現在,張靚已經化身老祖宗張良,這思想上自然認為,漢初三傑之首,必然就是自己沒跑了。
如若能提前把韓信收服了,然後帶去項羽那邊,以自己的智慧,加上項羽、韓信的領兵能力,橫掃天下,難度不大。
不過呢,張靚突然想到,貌似,前世歷史上,無論是老祖宗張良還是兵仙韓信,其實最初的選擇,好似都是霸王項羽。但最後,卻都成為了漢初三傑之一。
史書記載,老祖宗張良領兵去投靠項羽,走到半路遇見劉邦,然後兩人相談甚歡,趣味相投,結果,就沒去項羽那邊了。
韓信呢,本來已經成了項羽的手下,但項羽沒把他當回事,僅任炊事兵與守門官。
這職位,簡直不值一提,最後,韓信還是奔投劉邦。
那麼,張靚就想了,自己現在,也跟老祖宗張良當年是一模一樣的心思,也是希望加入項羽陣營,但歷史會不會跟自己開個玩笑,最終,自己會不會還是加入了劉邦那邊呢?
張靚覺得,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因為,自己可不比老祖宗,老祖宗不知道劉邦最後有多黑,但自己可是門清,劉邦就算再能忽悠,也忽悠不到自己。
決定了,不忘初心,扶持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