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懸念的,蓮花花神唐小夕,被評為了下邳花魁。
一篇《愛蓮說》,將唐小夕的人氣推到了頂點,牡丹花神趙麗娟看向張靚的小眼神卻是多了幾分幽怨,她從未想到,一篇文章竟然會有如此大的魅力,竟然把豔壓群芳的她打落凡間。
牡丹花船裡邊那位把張靚拒之門外的小花仙,此時真是有苦難言,懊惱不已,早知如此,拼著得罪錢公子,也要把張子房請入牡丹花船啊。
那樣,說不定就不是《愛蓮說》,而是《愛牡丹說》了。
最終,文會現場,張靚和夢星緣都心有默契地,並未提及餘利基和歲寒於打賭之事。
但賭注字據卻並沒有還於二人,也就是,保留了讓他們三叩九拜的權利。
之所以沒有當場發難,原因倒也簡單,張靚登頂文會文魁,氣勢鼎盛,名聲一時無雙,還真沒有必要再踩餘利基和歲寒於了。
這兩位,已經不值得張靚出手。
還有就是,張靚心中,如若此事自己下手過恨,反而會過猶不及,給人一種囂張跋扈的影響,跟自己這溫文爾雅的人設不相符合。
最後,張靚覺得,有賭注字據在手,夢星緣一定會善加利用,絕對不會吃虧。
果然,拜月文會之後不久,夢星緣就偷偷跟張靚說,那字據,他給賣出去了,賣得一個好價錢,足夠兩人花銷很大一陣子了。
這個訊息,在張靚的意料之中。
夢星緣絕對狠狠地剁了餘利基和歲寒於一刀,估計這錢,最後還是錢家、卓家和盧家埋單。
讓張靚沒想的一件事是,由於此次下邳拜月文會的巨大成功,由於自己的三大驚世之作,尤其是最後那首《明月幾時有》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下邳郡守決定把拜月文會正式定義為下邳的特殊節日。
不僅僅如此,下邳郡守還從民間收集到了民眾意見,然後做出了讓張靚瞠目結舌的兩個決定。
一是決定將這個節日固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
二是決定為節日徵名。
下邳城認為,拜月太簡單,不足以成為下邳城的特色節日,所以,在民間徵求了十多個朗朗上口,十分簡潔明瞭,適合傳唱的節日名。
有“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中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九個節日名候選。
又因為《明月幾時有》的巨大影響力,下邳官方最終把這九個節日名送到了張靚這兒,讓張靚從中選取其一,固定為下邳特色節日名,以後,每年定期舉辦。
說實話,得到訊息之時,張靚心中是無比驚訝的,難道說,前世華夏的中秋節,就是這麼來的?
好似有些不對。
前世,中秋節定型於漢朝,普及於唐朝,現在才大秦,是不是早了點?
不管了,《明月幾時有》都出來了,也不差一個命名。
張靚也未多想,二話不說,選定“中秋節”,並釋義:八月在秋中,為秋第二月,古稱“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稱“中秋節”。
張良張子房作詩《明月幾時有》,定義中秋節。
整個下邳城又是一片歡騰,而張靚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成為了下邳城第一屆“中秋節文魁”。
熱鬧無比的下邳文會雖然結束,但這場文會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卻還在持續發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