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武廟至聖> 第一百零九章 萬事皆波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九章 萬事皆波瀾 (2 / 2)

張靚轉修的進度,讓黃石公眼前一亮。

張靚體內的小秘密,讓黃石公心中驚奇,沒想到自家弟子竟然會有如此機緣。

張靚選了一條最難的引靈之路,也讓黃石公心中充滿了擔心和期待。

原本打算傳完《太公兵法》就回道宮的黃石公,決定在下邳學宮多留一段時間。

好好陪陪弟子。

……

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新生們相互熟悉,也自然而然,分成了不同的小團體。

與此同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作為新生大考第一,開創了學宮歷史,成為真傳弟子的張靚,不管願意與否,都處在了江湖的核心位置。

從黃石公那兒得到引靈入體的修煉之路,張靚還在用心消化之際,熱熱鬧鬧的新生開學季,卻是再起波瀾。

儒院新生入院之後,學習大秦新律和小篆、隸書速度遠超他院新生,入院一個多月之後,差距逐漸拉開,於是,儒院新生靜極思動,準備與八月中旬舉行“拜月文會”。

文會吧,就是飲酒賦詩或切磋學問的聚會,也是儒生提升人氣,提升才氣,修煉浩然正氣的一種常見方式。

拜月文會,也是西周以來,逐漸在各個學院之間形成的特殊聚會。

實際上,看看這時間段,應該就是後世“中秋節”的前身。

大秦時期,中秋節還未在民間成型,不過,張靚在童生階段苦讀《周禮》,卻是知道,早在西周時期,賢臣周公旦就在《周禮》一書中有云“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也就是說,古代天子就有在中春日和中秋日進行拜日和祭月活動的記錄。

按照前世的歷史,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華夏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時期,“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也就是說,大漢朝建立之後,中秋節開始普及,直至唐朝,最終成型。

大秦王朝這個時期,中秋還未完全成型。

但是,很多學府已經有了組織“拜月文會”的傳統,而說不定,就是這個文會的傳統逐漸流入民間,逐步形成其巨大的影響力,最終成型,於漢朝成為華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話說,原本吧,對於拜月文會什麼的,張靚是並不感興趣的,還真沒打算參加。

但是,沒想到的是,文會發起者商梨兒、卓一迢帶著一大幫儒生,親自前來道院新生這邊拜訪,邀請張靚參加文會。

商梨兒一身白衣,手持竹簡,容顏聖潔,俏臉上有著淡淡的儒雅的笑容,且自帶入骨傲氣:“子房兄乃孔師真傳,當為我儒院領軍人物,文會如若缺了子房兄,卻是少了許多趣味。”

卓一迢在邊上輕笑著說道:“小昔,子房兄並不專修我儒家學問,詩詞歌賦恐並不擅長,想來有些自知之明,不願參與,也是正常,我們倒是也不好強人所難。”

卓一迢本身就跟張靚不對付,一開口就夾槍帶棒,笑裡藏刀,卻是讓張靚心中很是不爽。

商梨兒雙目閃光,笑著說道:“師尊對子房兄推崇備至,說子房兄天才橫溢,文采非凡,子民兄莫不是不信?”

張靚掃了商梨兒一眼,突然想起,這位的師尊不就是大學士彭鈺嗎?記得那日新生大考,彭鈺導師可是拐跑了自己一首《飄渺孤鴻影》。

道院之中,跑來看熱鬧的洛魅兒,此時嘻嘻笑著說道:“卓一迢,我覺得,你缺了一點心眼,是不是又皮癢了,竟然敢跑到道院撩撥……”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張靚淡淡地掃了一眼卓一迢,看向商梨兒,緩緩說道:“替我向彭大學士問聲好,明日,我會去儒院聽課,順便聆聽孔師教誨,至於這拜月文會,我請示孔師之後,再來決定參不參加。”

商梨兒微微欠身,對張靚行了一個淑女禮,笑著說道:“那我就等子房兄的好訊息了。”

待商梨兒、卓一迢等人走遠,張靚身邊,朱珠輕聲說道:“子房,小心些,我覺得,他們多半是沒安好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