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時,鐵塔草草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筷子。
“今天的飯菜不合口味嗎?怎麼比我吃得還少?”鄭和關心地問。
“對於吃我從來都不挑剔,只是現在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清閒了,肚子上竟然多出了幾塊肥肉,所以我打算減肥。”鐵塔很是鬱悶,自己還沒娶媳婦呢!就這樣大腹便便的實在是有損形象。
“那真是太可惜了。”鄭和遺憾地說,“原本我還打算帶你去吃一道名菜,這下省了不少銀子。”
“什麼名菜?說來聽聽!”鐵塔一聽興趣來了。
“你不是要減肥嗎?還打聽這麼多幹嘛?”
“減肥可以少吃,但不可以不吃,這麼淺顯的道理你可別告訴我你不知道。”
“福壽全!這道菜你吃過嗎?”
“沒吃過,就連聽都是第一次。”鐵塔實話實說。
“我倒是聽別人提起過,據說是福建名菜。”王大人插了一句,“可惜也沒吃過。”
“那你們有口福了。”鄭和得意洋洋地說。
“你會做嗎?我怎麼不知道你還有這手絕活?”鐵塔是半信半疑。
“我是不會做,但有人會啊!”鄭和命人泡上香茶,話匣子也隨之開啟了,“下一站我們去呂宋(今菲律賓呂宋島),當地有個華僑名叫許柴佬,上次我經過那裡時曾和他有過一面之緣,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居然成為了好朋友。許柴佬祖籍福建晉江,祖上是前朝御廚,受家風薰陶他也做得一手好菜。十八歲時許柴佬跟隨族中長輩來到呂宋經商,卻不想差了點運氣沒賺到什麼錢,但他沒有氣餒,七拼八湊借錢開了一家閩江酒樓,憑著高超的廚藝和誠信的經營,酒樓生意火爆,短短几年就積累了無數家產,成為呂宋華僑中數一數二的富商。許柴佬的招牌菜就是福壽全,這道菜是將鮑魚,豬肚,乾貝,魚翅,海參等十幾種材料放在壇中用文火熬製而成,軟嫩柔滑,香氣撲鼻……”鄭和一邊說一邊擦著嘴角的口水,王大人更是聽得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我這輩子珍饈美味也吃過不少,唯一令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這道福壽全。”鄭和笑道,“鐵塔王,王大人,咱們是好兄弟,有好處我肯定不會忘記你們。”
“鄭大人,你可真夠意思,兄弟我多謝了,呵呵!”王大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一聽有好吃的當然是樂不可支了。
鐵塔雖然對吃喝不怎麼講究,但福壽全乃華夏名菜,能在異國他鄉品嚐到這道美味佳餚,想必別有一番風味,心裡也不禁有些期待。
心中有了牽掛,再快的船速似乎也變得慢了起來,這日艦隊終於抵達了呂宋島。寶船剛一靠岸,鄭和就迫不及待地帶著大夥往集市走去,口中還不停地催促:“快點走,去晚了沒位子。”
丁二牛笑道:“您是許老闆的朋友,還怕沒有位置嗎?說不定他早就準備好包廂在等待。”
“他又不是神仙,哪能知道我來了?難道還讓他把其他客人往外趕嗎?”鄭和頭也不回地大步往前走。
遠遠地看見路口矗立著一座兩層酒樓,紅牆碧瓦,雕樑畫棟,造型古樸典雅,屋簷下還掛著喜慶的大紅燈籠,極具華夏特色。二樓正中懸著一塊古色古香的黑底金字招牌,上面寫著“閩江酒樓”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鄭和高興地說:“沒錯,就是這裡了,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幾人走進酒樓一看,裡面的情形真是讓人大失所望,寬敞的大廳內一個客人都沒有,只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夥計趴在櫃檯上打瞌睡。
鐵塔皺起了眉頭,這不合理啊!現在剛好是晚飯時間,就算生意再差也總得有幾個客人吧!冷冷清清的,與鄭和口中所說的車水馬龍簡直是天壤之別。他疑惑地問鄭和:“兄弟,你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鄭和也是一臉的難以置信,“難道真是自己記錯了嗎?不可能啊!我明明記得就是這條街,路口對面還有個米店呢!就算是我記錯了,外面那塊金字招牌可是貨真價實假冒不來的。”想到這裡,他下意識地扭頭一看,對面那家“錢記”糧油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不就是這裡嗎?
既然沒有走錯地方,那就開始點菜吧!可是等了半天也沒見人上來招呼,鄭和拍了拍桌子,叫道:“小二,點菜。”
那夥計驚得差點摔倒在地,不滿地瞪了鄭和一眼,擦著眼屎打著哈欠走了過來,雖然穿著華夏樣式的長袍,但身材矮小,臉色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呂宋本地人。“幾位大爺想吃點什麼?”夥計有氣無力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