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 (1 / 2)

西安城外中軍營地,孫傳庭在蒙古包裡見到了一位老相識唏噓不已。

“紅旗軍”主力戎邊塞外,跟韃子鏖戰十餘年,瞧上了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的蒙古包,所有的工兵都能夠熟練掌握搭建技巧。

只要預計駐紮時間達到十天半個月,都會搭建許多蒙古包和行軍帳篷混合使用,最大的蒙古包能夠容納幾大百人就餐、開會、學習、演出。

時過境遷,原本一直混得比孫傳庭好的老相識如今頭髮花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這個面積不大但是裡面溫暖如春的蒙古包不是辦公場所,而是屬於孫傳庭的私人空間,既算作臥室也用作書房,接待來訪者還是頭一回。

這位不速之客乃是原大明三邊總制洪承疇。

他命大,從斷糧的西安連夜突圍逃到豐塬後,身邊還有十幾位心腹護衛。

遭受慘敗罪莫大焉,心如死灰的洪承疇多次想從塬上的懸崖處飛身一躍一了百了,可是他太愛惜生命,沒法對自己狠一點。

身處絕境的洪承疇從來沒想過投降流寇,也沒有考慮投奔建奴,但是他也不敢冒冒失失跑去潼關求助。

洪承疇最後決定暫時做個隱士,躲在塬上作壁上觀,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他和十幾個心腹跑出來時懷裡都揣著金銀財寶,“四方錢莊”發行的金幣也攜帶了不少,日子能夠過得下去。

陝西境內大大小小的塬太多了,流寇根本管不過來。

天高皇帝遠的塬上基本上被宗族勢力統治,祖祖輩輩生活在塬上的世家大族中都有讀書人,基本上沒有不讀書的族長。

豐塬、陳劉塬、下塬等等塬上管事的族長、族老們見到了談吐不凡的洪承疇。

都無一例外感覺到了洪承疇的官氣,意識到這位爺有可能是某位被流寇打得逃亡的大官,禮敬有加。

交通不方便的塬上資訊當然閉塞,洪承疇如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雲裡霧裡過了兩三年。

可惜私心雜念太多的洪承疇靜不下心來悟道,無法成為世外高人,他留戀塵世間,渴望官位、渴求權力,期待著重返朝堂。

今年秋後,流寇發動奪取潼關的號召在陝西傳得家喻戶曉,閉塞的塬上也得到了訊息。

誰知沒幾天就有訊息傳來,“紅旗軍”、白桿兵、川軍合計五萬餘人馬出川已經把漢中團團包圍,幾萬駐防山西的“紅旗軍”西渡黃漢瞬間奪取延安府三州十六縣。

高迎祥帶領流寇主力無所適從,已經退守西安城。

等了兩三年終於等來了王師,洪承疇不淡定了,果斷帶著十幾個心腹下塬,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孫傳庭已經是“紅旗軍”的高官。

他當然知道“紅旗軍”早就不是朝廷能夠指揮,也能夠感覺到“漢王”應該不會傻到被朝廷掌控,因此現身求見孫傳庭。

對事不對人乃是孫傳庭的性格,他不是小肚雞腸之人,雖然在跟洪承疇共事之時被陰了幾次,見洪承疇表明投靠“漢王”的態度後留洪承疇一干人在軍中住下。

孫傳庭立刻寫信派出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師,至於“漢王”如何處理此事,是否安排洪承疇職務,就不是他能夠左右。

洪承疇居然還活著,而且這輩子註定做不成漢奸了,黃漢見到了孫傳庭的書信,本來還想著以喪師失地的罪名斬立決算了,但是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留洪承疇一命。

改朝換代之時,軟骨頭多些好辦事,都是如黃道周、劉宗周、範景文等等刺兒頭多麻煩?

洪承疇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曾經是赫赫有名的三邊總制,留下他做官無傷大雅還能夠起到千金市骨的效果,何樂不為?

黃漢沒有寫回信,而是採取旗語、密碼傳遞的方式傳達命令“準洪承疇進京,五日內到達予以重用!”

西安到京師兩千幾百裡,沿途有原大明的烽火臺也有“紅旗軍”突擊修建的望樓,現在這些軍事設施都在發揮作用,都至少有一個衛所軍小旗駐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