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蕭博文和許婉婉的離去,京城的流言漸漸平息下來,但朝中卻有一股風雨即將到來的形勢,好幾次的官員變動讓人摸不著頭腦,先前太后和安王他們也曾擔心過是不是他們的計劃被發現了,但又不是全部支援他們的官員落馬,才讓他們靜下心來。
“如今便只有李老將軍那條路了,若要兵變,咱們手中不能沒有兵權。”
“可是母后當年也只是與李老將軍有過一段交情而已,你確定李老將軍會幫我們,而不是打草驚蛇?”
“可現在還有別的辦法嗎?有葉原這個老匹夫在京城坐鎮,咱們沒有任何辦法。”
“要是葉原能夠得陛下厭棄就好了。”
安王和安王妃秘密議論著,誰也不曾想他們的妄想竟然真的有事成的那一天。
“這就是你信任的好手下!”早朝上,陛下突然大怒扔下兩本奏摺,上面全是參葉原手下侵佔民田、強搶民女的,甚至還因此弄出了兩條人命。
葉原“砰”的一聲跪下:“陛下,微臣冤枉。”
“冤枉?人家的人家的冤鼓都敲到宮門口來了,你說你冤枉?”
“是微臣管理不力。”葉原將頭磕在地上。
安王見終於有了他的把柄,立馬使眼色給已經收買了的大臣,那大臣便站出來道:“陛下,此等已經引起民憤的事萬萬不可輕易的揭過去,不然民憤會更大的。”
“陛下,微臣建議嚴查鎮遠候,無論鎮遠候是不是冤枉的,不僅是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也是給鎮遠候自己一個交代。”
“微臣附議。”
“微臣也附議。”
陛下冷眼看著這些站出來的人,心裡有了數,便像是心灰意冷一般的說:“葉原,你便暫時卸去羽林郎的職務吧,不得擅自出府,事情等調查清楚了再說。”
“陛下!”葉原震驚的抬頭,“微臣真是冤枉的。”
“不管你是不是冤枉的,冤鼓已經敲到了宮門口,朕就要給人家一個交代,那可是兩條人命,這件事最好與你無關,若是有……”後面的話他沒說出口,但朝臣都知道他發怒了。
此時有人驚慌有人幸災樂禍,安王萬萬沒想到葉原竟然就這麼被卸去職務了,那來告御狀的人好啊,早知道有這個把柄,之前還愁什麼呢?
“陛下,鎮遠候暫時卸去了羽林郎的職務,但是這期間羽林郎不得不有人來擔當啊,陛下的安危要緊。”此時李老將軍站出來道。
“可朕現在去哪裡找這樣的人?”陛下無比煩躁的說,“愛卿可有舉薦的人選?”
“老臣覺得安王就很好。”李老將軍語不驚人。
“我?我不成。”安王連連拒絕,“我又不管朝中事務。”
“就是因為安王殿下不管朝中事務,才是最好的選擇,若是鎮遠候是冤枉的,將來恢復職務便沒有阻礙,若鎮遠候不是冤枉的,那麼陛下將來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選更合適的人。”
李老將軍這句話說得有理有據,朝中有不少大臣竟然點起頭來:“安王雖不理朝政,但是皇親,陡然接手不怕下面的人不服。”
“這不成啊,我又不懂這些。”安王還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