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召集族老,一是想找見證人,二則是想賣給全村人一個人情,好鞏固自家在村裡的地位。
有錢遭人嫉恨,除非趙家二老願意舉家搬遷,不然趙家就得想辦法消除村民們的不平衡心理。
本來可以有更好的局面,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只是趙小魚低估了村民的無恥程度罷了。
這樣的人,不止是趙小魚不喜歡,閻貝自己也不喜歡。
在趙小魚沒發起會議之前,閻貝就動過了和趙小魚差不多的念頭,只是她身後沒有揹著一個趙家,所以更自由點。
借錢嘛,樂意還的她就借,不樂意還的她不借也沒人說她什麼,反正只是為了多刷點正氣值,她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況且她一個外村人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好了。
只是趙小魚不同,正如寒玉暄所說,沾親帶故的,最難說清。
現在寒玉暄指著閻貝這棵“桑”罵了族老們那棵“槐”,他們要是還想在外人面前要點臉面,就不會坐視不管。
果然,寒玉暄話音剛落,閻貝這個被罵的人還沒什麼反應,吳二爺就沒忍住站了出來。
先將那村民罵了一頓,而後轉頭看向趙小魚,客氣的詢問她的看法。
並表示自己等族老絕對不會看著她一個小姑娘吃虧。
這可氣壞了那些想佔便宜的村民們,暗地裡不知道把寒玉暄給罵了多少遍。
只要能夠達到效果,寒玉暄根本不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只是如果大旱真的會來,必定波及甚廣,絕不止靠山村這一個小地方。
牽一髮而動全身,他得趕緊想辦法把訊息傳回京城,讓父皇提前做好應對才行。
趙小魚可不知道他心裡想了這麼多,回想起他剛剛的舉動,只覺得心裡很是感動。
感激的衝寒玉暄點了點頭,這才轉身去應對族老們。
錢要借,也要還,趙小魚願意借錢,但所有借錢的人都要償還,她可以不要利息。
有族老出面,沒人再說什麼,只是仍由小部分人心有怨懟,暗罵趙家忘恩負義云云。
可惜,沒有人搭理他們,這些人也只能在背地裡說兩句罷了。
按照趙小魚的意思,她建議大家把買糧的銀錢集中在一起交給一人採買,這樣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拿到一個更加划算的價錢。
大傢伙都沒意見,知道趙小魚在鎮上和縣裡都有認識的人,便把錢交給她來負責採買。
大傢伙商量細則商量了一整天,一直到天黑下來眾人這才散去。
而閻貝、肖武、寒玉暄等三個外來人,就好像完全沒有被囊括在內似的,都沒有人來問他們一句。
閻貝和肖武對視了一眼,什麼也沒說,跟著人流一起離開了趙家。
至於寒玉暄,有趙小魚在,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
柱子現在是有了娘忘了爹,只要閻貝出現,這小子必定黏在她身邊。
閻貝牽著柱子走在前,肖武在後,三人默契的沒有回肖家,而是來到祠堂裡。
進了閻貝的屋子,柱子讓閻貝用糖打發了,屋內只剩下兩個大人面對面坐在桌前。
“前輩有何打算?”肖武當先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