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帝國的枷鎖> 二十二章 風起雲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十二章 風起雲湧 (1 / 2)

斬落刑州軍主力和華定山後,燕軍終於迎來難得的休整。整整五天,安明乾都只是在犒勞軍士,慰問傷兵,統計傷亡,押送俘虜等一些副將幕僚也可以為之的細瑣軍務。

崔希烈除了四處檢視地形,派出哨騎打探各方動態。

倒也沒有什麼大的動作,五天的時間,因為大勝之因,中州一下子派出了五萬援軍,使得中州的軍隊倒一時之間有些不足還得從充州調兵補上必要之地的守軍缺額。

崔先生,目前我軍援兵雖至,但是攻城器械仍需幾天才能運轉到位。敵軍雖然潰敗,但是陽郡城堅,不易攻取。現在,我們是進是退?

安明乾的臉上仍然憂心忡忡,絲毫看不出大勝之後的喜悅。三十餘歲,正當風華茂盛之歲月臉上卻是有了不少皺紋,頭髮更是點綴幾縷銀絲。

雖然近看上去也是顯現出幾分英氣和神秘,但是對於鬥氣修為不低的安明乾來說,這等樣貌卻著實有些奇怪。

殿下,我軍大勝,外面的將士們酩酊大醉,徹夜狂歡。您卻仍然憂心忡忡,甚至患得患失。著實令在下佩服,依崔某之見。現在我軍佔據優勢,待攻城器械到達,強攻就是。

讓那些府兵打前陣,死傷一兩萬。這城自然也就破了,亂世爭雄,沙場廝殺。儒仁之心,還須暫放一邊。陽郡城屢世經營,又有華定山坐鎮數十年,想要不付出代價就攻取,是痴人說夢之舉。

況且此戰只勝利,已經足以為殿下在軍中打下牢靠的根基,縱然發生意外,丟了幾萬人馬,我們也只管返回雒城,穩住中州局勢便可。

充州已經調兵前往中州,我們後路無憂慮。太子殿下這般憂慮,又有何益?

一番赤裸裸的兌子說教後,安明乾心中並沒有釋然,的確,刑州府兵之死可以用免賦稅來解決。中州自然也可以,而且自己是趁勝進軍,中州世家和三族勳貴皆欣然而行。

就算戰事失利,三族的騎兵可以憑藉戰馬之利迅速撤離,而那些部曲,授田之民。死多少,都不會影響燕國的根基,頂多被世家藉此施壓多免除些賦稅罷了。

說的真對,可自己仍然不願看著戰士們的犧牲,但是,安明乾更加明白,如果不能一統山河,犧牲將永無止歇。長痛不如短痛吧,安明乾也只得如是安慰自己了。

傳令,所有預備攻城的部隊一律加餐,先登城樓者,皆加官進爵,賞賜金銀。

自己現在只是太子,能做的還有限,但至少能做些什麼。註定去死的中州士卒的家人也依舊在自己的治下,自己還是能夠照顧他們。

或減免賦稅,或興修水利,建造便民橋。自己是他們未來的王,總有一天,能給他們帶來太平盛世,就算自己不能,也要把這個任務傳給自己的子孫。

讓百姓遠離戰亂之苦。

太子殿下,現在我軍還只是斬落了刑州軍主力。沒有實際的攻城略地,一旦我軍拿下陽郡城,進略刑北之地。朝堂局勢必然驟變。

宗室各王,雖然名望資歷遠不如殿下。但是三部院的人肯定要前來分一杯羹,其中晉王,幽王二人同他們聯絡最為密切,又有姻親。

這些年來,二王助三部院貪贓枉法,為非作歹。雖然,現在距離天下一統尚有較遠的距離,但是若任憑他們這般,縱然我們打下再多的領土,也無濟於事。

此事仍須看父皇的意思。父皇今年來扶植二弟,三弟無非就是想要制衡我。至於三部院,他們不僅索要胡州為居住之地,免除所有賦稅,每年還須花費大量金銀供養他們。

而我燕國軍務,他們參與的已經越來越少。當年,雷關之戰時。他們因懼魏山的突騎,便擅自撤退,只是我原本胡州將士死傷過半,這才有了雷關之敗。

安明乾恨恨的說道,這些年來。希族,達羅族,邏琿族組成的三部院僅僅提供十萬騎兵為燕國建制上的軍隊,所消耗的軍費卻是其他軍隊的三倍以上。

是以安明乾,想方設法開源節流,加之燕國佔據原大冀帝國最為富庶之地。仍然入不敷出。時至今日,安明乾不得已才親自前來掌控軍權。

三族戰士仍然強勁,其騎射,騎術,突襲,衝鋒。三族戰士仍然強勁。我們所須翦滅的,不過是三部院的三王,及其貴族。

三族將士,如殿下的親衛騎將奚毅,仍然未能得到多少實惠。屆時將三部院之財產充軍,必能為殿下一統天下之宏願大為助力。

崔希烈描述他和安明乾的共同宏願。眼神都開始出現了迷醉和仇恨之意。三部院這種毒瘤,安明乾和崔希烈的確恨不能殺之,食肉寢皮。

西戍軍還是需要嚴加防範,中州,尤其是雒城,是我們根據所在。一定不能有失。

殿下放心。

陽郡城

雖然有了西戍軍的增援,但是蕭邑膽已嚇破,魂已飛天。仍然決定,撤回星城。再也不來征戰殺伐之地。

這當然迎來了華明,徒河謹,張衝,李規等一眾未來新軍骨幹的強力反對。脾氣最大的華明甚至扣頭流血,弄得視他為侄兒的蕭邑好不心疼。

玉先生也已經開始不再新軍眾人面前掩蓋身份,也出來勸諫道。

梁王殿下,有西戍軍在後,我軍在前。燕賊腹背受敵,早晚必破,且陽郡堅城,縱使不勝。也能守之,此時撤退,山河俱棄。莫說新軍新政,恐怕大好河山也要葬送敵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