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他剛好可以站在風口、翱翔起飛!
以上這是他的全部計劃。
但在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他需要一批專業的幕後團隊,這批人必須得跟上時代的潮流,熟知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脈絡。
而人選他已經有了,就是跟隨著自己從《活埋》走到《瘋狂的石頭》,再到《瘋狂的賽車》,最後又轉移到《無人區》的這批人。
這些人陳飛已經用的非常順手了,因此他並不準備讓這些人在畢業之後就分散到其他各個劇組。
他準備將這群人都簽到自己的公司,為自己所用。
但是,在他前往好萊塢的這段時間裡,這些人肯定也不能就待在公司養老。
必須得讓他們動起來,不斷的學習各種拍攝經驗,這樣才能更好的享受十年以後的“電影紅利”期。
於是,陳飛決定找一個工具人導演。
每年至少一部電影計劃,剛好可以讓這群人活動起來,順應著時代的潮流向前遞進。
等他從好萊塢返回時,這些人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當然,也不是說他在這十年中就完全離開國內電影市場了。
如果有空閒時間,他也會每年至少抽出兩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一部電影作品。
在好萊塢拍戲的同時,他也會定期的抽調一部分幕後人員前往國外進修、學習更加先進的經驗。
至於寧皓,他就是陳飛認為最合適的工具人。
有足夠的執導經驗,人品不差,能力也足夠強,合作起來比較舒心……
總體而言,陳飛對他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而為了讓這個工具人可以很好的履行職責,為自己培養幕後人才,陳飛並不介意給他一些看起來似乎很高的報酬。
總票房的百分之五,五百萬起步的導演費用……
或許在其他人看來確實挺高,但別忘了,陳飛才是那個真正拿票房大頭的人!
想讓馬兒跑得快,先得讓馬兒吃得飽……
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準則!
二十分鐘後,陳飛再次推開了包廂門。
小兩口臉上都帶著笑容,很顯然,他們已經有了抉擇。
寧皓又不是傻子,對於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合作方式,他如果選擇拒絕那才是真的傻!
沒等陳飛開口,他便主動起身,並伸出了手,“陳導,那就提前祝我們合作愉快。”
“哈哈,好,合作愉快。”
……
27號下午,在律師的見證下,陳飛與寧皓正式敲定了導演合約。
而此前陳飛所說的全部條件,都被他加入了合約條例之中。
簽完合約的第一時間,陳飛就開始當起了甩手掌櫃,《人在囧途》的劇本直接被他扔給了寧皓,讓他去跑稽核流程。
至於影片投資和演員……
這些都得等稽核過了之後再說。
這邊和寧皓的合約剛簽完,另一邊韓三萍也將陳飛需要的“人才”領了過來。
蘇國海,男,35歲,原為北影廠製片部的一名職員。
介紹他時,韓三萍只說了八個字:“能力極強,老實本分。”
陳飛瞬間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