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一定會的。”
簡單交流了兩句後,陳飛便告辭離開了。
不可否認,華藝確實是民營影視經紀公司中的龍頭老大,資金雄厚、藝人眾多、宣傳渠道廣泛……
但是這兄弟倆騷操作太多了,陳飛短時間內不太想和他們一起共事。
哪怕以後有了合適的機會,他也得從這倆肥羊(兄弟)身上多薅些羊毛,否則豈不是愧對了華藝這個“龍頭老大”的稱號?
慶功宴結束後已經到了十一點半。
陳飛並沒有離開,而是和韓三萍、任忠倫兩位大佬來到了宴會廳隔壁的一間茶室。
都已經合作過這麼多次了,也用不著打什麼太極。
韓三萍直接開口問道:“你那部《無人區》準備怎麼安排?”
陳飛答道:“我想拿這部電影去衝一衝柏林電影節。”
這句話裡面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這部電影不求票房,只求獎項。
“衝獎?”
任忠倫雖然沒看劇本,但透過“無人區”這個名字大致也能猜到點什麼。
小成本、悲劇、現實主義題材……
衝獎片嘛,無非也就是這些。
“那我們能給伱什麼支援嗎?”
陳飛搖了搖頭,答道:“這部電影總投資不過三百萬,沒什麼大場面,也不需要多大場地,演員也就那麼幾個。”
對面的兩人都聽出來了,這就是不需要投資的意思。
“行吧,那我就提前預祝你成功,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聯絡我們。”
投資不過三百萬,陳飛一個人就能輕鬆拿下,所以也不需要拉什麼合作伙伴。
而且這種衝獎片註定不會有高票房,這對盈利需求比較高的中影和上影而言,註定是沒什麼興趣的。
至於能不能獲獎……
說實話,兩人都不抱有太大希望。
商業片和文藝片的模式不同,前者追求歡樂、爽、帶感、刺激,可後者卻需要有深度。
但“深度”這兩個字又豈是那麼好把握的?
陳凱哥這些年拍了那麼多電影,但真正讓他出名、且富有“深度”的也就只有一部《霸王別姬》而已。
……
回學校的路上,陳飛在思考著《無人區》的籌備工作還有哪些沒完善妥當。
演員差不多已經選好了。
“律師潘肖”由他親自飾演、“盜獵團伙老二”還是給黃博、“夜巴黎店主”到時候讓韓三萍幫忙找個面相兇一點的老戲骨。
“傻兒子”他準備讓王保強上,外表憨呆、心狠手辣,他應該能演出來自己想要的感覺。
這小子挺有天賦的,多調教調教,以後大有可為。
卡車二人組就更好辦了,讓“考研二人組”上!
這麼一合計,剩下的就是舞女和盜獵團伙頭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