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場待了半天,陳飛漸漸發現,好萊塢這邊的電影拍攝與國內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邊嚴格執行著“製片人中心制”,而非國內興盛的那種“明星中心制”。
製片人中心制,是指把電影的核心控制權集中在製片人手中,透過嚴謹的調研、科學的製片流程,最大化實現影片商業價值的一種極致。
而明星中心制,則是指把電影的核心控制權集中在明星手中,整個電影的製作和營銷宣發都是圍繞明星為中心展開,透過明星光環和粉絲效應,企圖實現最大化商業價值。
通俗來講,“製片人中心制”是以結婚(票房)為目的談戀愛。
而“明星中心制”,則不是以結婚為目的的耍流氓,目標是明星獲得最大利益,不對票房負責……
目前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港島那邊。
當下活躍在熒幕上的大多都還是那些“老牌演員”,新一代演員壓根就沒幾個能冒頭的。
劉德樺、梁朝瑋、渣渣輝這些人目前雖然還處於巔峰狀態,可他們終究有一天會老去的。
到時候由誰來接他們的班?
長久下去,港圈必然會形成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或許“專屬於”港島的金像獎也會跟著一蹶不振。
當然,這些目前都和陳飛沒太大關係,他也只不過是看著《蜘蛛俠2》的拍攝現場,心中稍稍有些感觸罷了。
……
七點整,劇組準備收工,沒有一分一秒的推遲。
這一幕看的陳飛有些臉紅。
他在拍《活埋》時,為了能儘快上映收回成本,可是經常要求劇組成員加班的。
現在想想,當時估計有不少人已經在私底下罵上了。
“走,FeiChen,我們特意為你準備了歡迎派對,今晚我們一定要Happy起來。”
派對?
聽著山姆那標準的倫敦腔,陳飛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這“歡迎派對”估計和“接風宴”的意思差不多。
偌大的後花園內,泳池、蛋糕、啤酒、燒烤、音響……這些東西的存在組合成了一場標準的歡迎派對。
這裡並沒有太多的習俗,大家都是隨著的坐著,也不區分什麼主位和客位。
飾演彼得·帕克的託比坐在陳飛左側,正在啃著一根烤玉米,他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所以面對桌上的烤肉提不起半點興趣。
反倒是坐在他右手處的山姆卻吃的滿嘴是油,啤酒一杯接著一杯的往下灌。
一邊吃著,他嘴裡還一邊說著:“Fei,這棟別墅是我的住處,今晚你就在這兒休息,明天我們再去片場。”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