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一年多時間,動畫部門終於把這部電影的主體給搭建起來了,也算是蠻不容易的。
放映室內,眾人就當是在看幻燈片,一幀一幀的往過觀摩著。
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跟原版在主線上基本一樣,只是細節上略有改動,將故事塑造的更加合理、豐滿了一些。
比如原版開篇的時候,陳塘關百姓對哪吒的“恨”其實來的有些突兀。
而為了解釋這一點,在這一版中則新增了一段殷婦人去剷除鯰魚精的橋段。
雖然這個橋段佔據篇幅並不長,但卻能體現出妖怪對當地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因為很多人的父母子女都是被妖怪所害,所以百姓們對妖怪是非常討厭、痛恨的,因此才演變成了對哪吒的“恨”。
就像電影中申公豹的那句臺詞:“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兩個多小時後,“幻燈片”終於看完了。
隨著螢幕亮起,放映室內的眾人齊齊將目光轉向了陳飛這邊,想聽一聽他的看法。
“好!非常好!毫不輸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甚至比我做的《功夫熊貓》系列還要更棒!”
聽到這句評價,負責主控《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個專案的楊宇頓時鬆了一口氣,臉上也浮現出了笑容。
不過下一秒,他臉色便變得有些糾結:“我就是在擔心,我們設計的哪吒形象能不能被觀眾們接受?”
在當前設計出的人物模型中,哪吒儼然是一副重金屬、黑眼圈、頹廢喪氣的模樣,再搭配那邪魅的笑容、放蕩不羈的形態動作,和電視劇以及電影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而之所以這麼設計,主要還是因為陳飛的授意和指使。
當初楊宇是很反對這樣的設計形式的,但隨著他不斷查閱資料後卻發現,哪吒還真就是這麼個造型!
因為哪吒最早是來源於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話,後隨著古印度佛教來到了中國。
根據佛教典藏佛所行贊中記載,哪吒的梵名叫那羅鳩婆,源自佛教宗派之一密教,屬夜叉神。
而在佛教中,夜叉神是屬於八部天龍護法神眾之一,性格兇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所以剛好符合“魔童”這一稱謂。
剛好在這部電影中,哪吒反抗的是偏見,所以人物形象自然不可能是柔柔弱弱的姿態。
基於此,帶著一股邪氣的魔童形象就這麼新鮮出爐了。
“放心吧。”陳飛很篤定的出聲寬慰道:“雖然當前這個形象看起來確實有些顛覆傳統,但多看幾眼後其實還有種蠢萌的感覺,我相信觀眾們會看順眼的。
當然,最關鍵的是,哪吒可沒有類似於‘孫悟空’那樣的經典人物形象,也不會有像六老師那樣的圈內人出來叫罵的。”
“哈哈哈哈哈!”
放映室內頓時響起了一陣鬨笑聲。
之前做那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時,大家可沒少和六老師在網上對噴,現在想想還挺有趣的。
就在這時,李陽突然好奇問道:“咦?對了?六老師怎麼這幾年都沒動靜呢?他幹嘛去了?”
“對啊,去年不是有報道稱,他去重啟‘西遊IP’去了嗎?還說是要投資7個億,做成中美合拍大片,怎麼一直都沒動靜?”
伴隨著陣陣議論聲,眾人又齊齊將目光看向了陳飛。
“你們別看我,我可不知道,7個億重啟西遊IP這事是真的還是噱頭都是兩碼事呢。”
“好傢伙!不愧是六老師!這是把‘真假美猴王’那一套給搬到現實裡了?”
“哈哈哈哈哈!”
鬨笑聲再度爆發了,大家倒是挺難得有這麼個好機會一起吐槽六老師。
緊接著,在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定稿片後,陳飛又和李陽的團隊成員們一起觀看了《白蛇:緣起》的定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