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藩金蓮》綜合排片已降至5%,昨日新增票房僅剩195萬,票房潛力即將耗盡……”
“由飛躍影視、開心麻花聯合出品,周申執導,任素兮、大力、阿茹娜聯合主演的喜劇題材電影《驢得水》,已於昨日凌晨正式下畫,票房總計報收3.39億人民幣。”
“今日上午10點整,由開心麻花、飛躍影視聯合出品,宋楊執導,艾倫、馬莉、沈藤、田宇、常遠主演的喜劇、奇幻題材電影《羞羞的鐵拳》,順利在京舉行開機儀式。”
“中影再次公佈好萊塢進口片檔期,其中,由甄子玬參演的動作大片《極限特工:終極迴歸》將於2月10日上映;由景恬主演的《金剛:骷髏島》將於3月24日上映……”
“上午9點,證監會發文批准萬家文化控股股權收購案申請,上市公司萬家文化自即日起,將正式停牌,進入股權重組階段。”
……
隨著時間距離賀歲檔越來越近,娛樂圈、影視圈、金融圈等,都在扎堆似的對外透露著各種利好訊息。
唯獨只有《我不是藩金蓮》這邊依舊是愁雲慘淡。
華藝已經徹底放棄這部電影了,連最基礎的宣傳投入都給斷掉了,而是將資源全部都投入進了《羅曼蒂克消亡史》。
然而,馮曉剛卻難以接受這個結局!
因為在去年年底,他創辦的空殼公司東陽美拉被華藝用10億現金給收購了,並且還簽署了對賭協議。
協議內容要求,東陽美拉需要在2016年創造出不低於1億元的淨利潤。
而且還不止於此!
耀萊影視那邊在《我不是潘金蓮》開拍前,已經以5億元保底票房的協議,獲得了電影20%的投資份額。
當影片票房低於5億元時,耀萊影業需支付2億元的票房淨收益。
而當票房達到5~8億元這個區間時,淨收益則由耀萊影業獨享。
而如果票房超出8億!那麼耀萊影業將獲得票房淨收益的50%。
要知道,馮曉剛可是耀萊影視的股東。
所以說,只要《我不是藩金蓮》票房可以越來越高,那麼他就能夠享受雙重利益。
但如果成績不達標,他不僅要賠償對賭協議中的違約金,同時還得賠付耀萊影業的損失。
因此,自打《我不是潘金蓮》宣傳期到上映期以來,他是相當賣力的在做著宣傳,甚至不惜拿“華師大”出來做營銷。
可現在,隨著《我不是藩金蓮》被萬達不斷打壓,以至於票房成績一降再降,他儼然已經成為了熱鍋上的螞蟻,開始急得團團轉了!
眼瞅著票房成績是鐵定上不去了,他這次肯定是虧定了,他怎能不急啊?
“王董,公司這邊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馮曉剛懷揣著最後的希望,找到了王仲軍,希望他能夠再幫幫忙。
然而,面對這種困境,別說是王仲軍了,哪怕是神仙下凡也沒辦法了,畢竟這票房總不可能憑空漲起來……
“唉!”長嘆了一口氣後,王仲軍無奈道:“馮導,集團這邊只能保證,《我不是藩金蓮》能在金雞上面有重大收穫,可是票房……我們也無能為力。”
一剎那間,馮曉剛臉上表情頓時變了又變。
他對這個回覆是非常不滿的,但卻又沒法去對王仲軍表達不滿。
“要不……我們試著刷一點?”一旁的王仲磊突然嘀咕了起來:“他們萬達不是故意把排片給安排到晚上了嗎?那我們不妨藉著這個機會,弄個‘幽靈場’出來?”
這話一出,馮曉剛頓時眼前一亮!
‘幽靈場’這個詞,顧名思義,就是在晚上增加票房的一種方式。
而具體操作就是,發行方自己出錢在凌晨包場,購買大量的電影票,再贈送或是低價出售給觀眾,擠兌了同檔期其他影片的同時,也製造了影片高票房的假象。
一旦“超級大片”的形象成功透過該手段塑造成功,那麼電影就會形成火爆之勢,觀影資料和排片量也會隨之而大幅度提升。
同時,在影片票房提高之際,其背後影視公司的股價也會隨之而暴漲!
不過嘛,老話說的好,“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
電影的票房雖然高了,但這種“幽靈場”卻會對觀眾造成極大欺騙性,還會對好電影造成惡意排擠,同時還會引發電影虛假繁榮的泡沫。
泡沫如果越吹越大,一旦破裂,必將給電影行業帶來沉重打擊!
因此在《電影產業促進法》上,已經對這種行為做了明確定義,總局這幾年更是在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