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種操作有些另類,但不得不說,成果還是蠻顯著的,這點從票房成績上就可以看的出來。
相比較而言,《老炮兒》那邊的勢頭就有些弱了。
雖然李易鋒和吳一凡人氣夠旺,並且管唬還把他坐在輪椅上的、今年已經90歲的老爹給推出來搞了一波宣傳和營銷,但相比較而言,《老炮兒》的題材卻並不佔據太大優勢。
對於那個年代,雖然確實有不少人在緬懷,但畢竟年輕群體才是票房的主力軍。
而在這群主力軍面前,《惡棍天使》無疑是第一選擇,緊接著才是《老炮兒》。
不過嘛,在陳飛看來,《惡棍天使》的這種優勢恐怕維持不了太久,畢竟“鄧氏喜劇”的風格實在是太糙了,根本沒法給觀眾留下太深刻的記憶。
就像此前的《分手大師》那樣,《惡棍天使》恐怕也就只能維持一週時間的高票房,然後就垮了。
而反觀《老炮兒》,雖然前期可能會被《惡棍天使》壓一頭,可後期肯定會有一波崛起的。
就是那些“圈內人”的支援和宣傳方式實在是太噁心了,看的陳飛有些反胃。
特別是郭德綱,簡直像個舔狗似的:“看完了電影《老炮兒》之後,我心裡非常感慨,馮曉剛這是在力透紙背的告訴我們,規則可以不遵守,但一定要存在,馮爺夠叼!夠牛逼!”
而在這條言論下方,拍馬屁的、誇獎的、吹捧的,簡直就像是組成了軍團似的,浩浩蕩蕩、喋喋不休!
還有吳一凡和李易鋒的那些女粉,簡直就像是瘋了似的,甚至在網上發起了什麼“包場令”,勢必要支援《老炮兒》,助其砍下10億票房!
不得不說,《老炮兒》選擇邀請李易鋒和吳一凡加盟,也的確算是個比較“正確”的選擇了。
如果沒有這兩位的“流量”加盟,別說是衝10億票房,恐怕連5億都很懸!
……
而在同一時間,正當陳飛正興致勃勃的吃著國內的瓜時,安納普爾納影業那邊已經是一團糟了。
隨著《亞瑟王:鬥獸爭霸》的首日票房出爐,梅根·埃裡之前投入的大量宣發資源以及花費鉅額資金維持的影片口碑,都在這天分崩離析了。
而來自於好萊塢電影學院的一篇權威影評更是給這部電影判了死刑!
“在導演蓋·裡奇的世界裡,剪接與故事永遠密不可分,因為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真正釋放出他的敘事魔力,因此他的作品向來都是多條線索的並行與交匯,這本身就註定了需要繁複的剪接。
可反觀這部《亞瑟王:鬥獸爭霸》,卻似乎僅僅只是將拍攝到的所有精彩鏡頭擷取出來,然後拼湊出了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
蓋·裡奇明明是個非常成熟的電影導演,此前更是拿到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和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可這部片子竟然大失水準,犯下了諸多低階錯誤,簡直不可思議!
難道今年才剛47歲的他已經老了嗎?再也創作不出優秀的電影作品了嗎?”
這篇影評一出,頓時就把《亞瑟王:鬥獸爭霸》的導演蓋·裡奇給推上了風口浪尖。
明明不是他的錯誤,憑什麼要讓他來揹負這口黑鍋?
於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當即便聯絡到了媒體,舉辦了一場媒體見面會,講述了電影製作中的幕後故事。
“關注過《亞瑟王:鬥獸爭霸》宣傳推廣的人應該知道,我從始至終都沒有參加過影片的任何一次宣傳通告,因為這部電影根本就不是我的作品!
首先我可以承認,這部影片的鏡頭拍攝確實出自於我的現場執導,但後期剪輯和製作卻和我沒有半點關係,完全是由安納普爾納影業一手締造的。
據我所知,梅根·埃裡這位‘天才’般的電影公司老闆,竟然在後期製作中運用了一種“魔鬼”般的製作手段。
她召集了多位製片人,要求他們每人剪輯一部成片,然後組織了一個看片團,選出了所有剪輯成片中的精彩部分,將其強行糅合到了一起,最終剪輯出了一部宛若‘精神分裂’般的成片。”
說完內幕之後,蓋·裡奇開始為自己推卸責任:
“所以說,這部電影的後期跟我沒有半點關係,甚至於這部電影根本就不是我的電影,我僅僅只是一個被矇騙了的受害者而已。
之所以票房會如此差,之所以電影會遭受到如此多的惡評,全部都應該歸屬到安納普爾納影業以及其總裁梅根·埃裡身上……”
而隨著這場媒體見面會的相關內容曝光,立刻便引發了好萊塢乃至於全美的熱議和討論。
一部電影到底得爛到什麼程度?才會讓導演怒不可遏的召開媒體見面會,聲淚俱下的控訴製作方的無恥行徑呢?
而隨著蓋·裡奇的發聲,原本就已經備受抨擊的《亞瑟王:鬥獸爭霸》更是如遭重擊!
隔天上午,繼首日開畫票房僅收穫527.3萬美元之後,《亞瑟王:鬥獸爭霸》在漫天的差評和謾罵聲中,次日票房僅拿到了416.1萬美元。
至此,一場極為慘烈的票房慘案就這麼水靈靈的冒出了頭。
……
 ps: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