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唯獨《金陵十三釵》沒有半點動靜。
霍啟鋼突然打來了電話,言語中滿是困惑:“新畫面那邊邀請了諸多媒體和全國40多家院線負責人,說是讓去參加什麼看片會,這是要鬧哪樣?”
聽到這兒,陳飛表情微微一怔,腦海中突然跳出了前世的一則新聞。
下一秒,他直接反問道:“你去打聽一下,《金陵十三釵》的複製盤做了多少?”
電話直接被結束通話了。
不到半個小時,霍啟鋼的電話便重新撥了回來:“臥槽,這部電影的複製盤和排片表壓根就沒做!”
這一刻,陳飛恍然大悟!
回想著張偉評先前的種種騷操作,他非常篤定的給出了判斷:“如果我猜的沒錯,這老小子可能是又要謀劃著提高製片方的分賬比例。”
從《英雄》開始,張偉評就沒放棄過這條策略。
每逢張亦謀拍出來大片,他總是會提前要求院線方先提高分賬比例,否則就不讓電影上映。
國內的商業大片本就稀少,而院線方更是每年就靠著這幾部電影掙錢呢,所以屢次被他要挾成功。
“提高製片方的分賬比例?”
這一刻,饒是霍啟鋼的脾氣再怎麼好,還是忍不住罵出了聲:“艹!他這是在想屁吃……”
屁股決定了腦袋。
一個人坐什麼位置,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作為院線方,霍啟鋼肯定是不會同意提高製片方分賬比例。
但從製片方的角度出發,陳飛在想到張偉評的謀劃後,卻忍不住在心中給他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這傢伙在圈內倒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貢獻。
但轉念一想後陳飛卻發現,他似乎同時身兼了“製片方”和“院線方”兩大身份。
“艹,難怪這老小子之前喊製片方開會的時候,特意把飛躍影視給落下了。”
霍啟鋼的聲音突然從聽筒裡傳了出來:“你擱那嘀咕啥呢?”
“沒什麼。”陳飛想了想後,指示道:“你暫時先別聲張,15號那天也別親自去,安排個副總過去,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麼。”
“好,有訊息咱們第一時間溝通。”
“行。”
結束通話電話後,陳飛直接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的涉及到站隊,那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幾分鐘後,他突然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嘿,我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啊!無論那邊能贏,反正都不會損害我個人的利益。”
想通這一點後,他頓時有種揣包瓜子去看熱鬧的念頭。
製片方和院線方又要開戰了。
《金陵十三釵》上映之後,新畫面和張亦謀工作室肯定也要分道揚鑣了。
而這兩件事都和張偉評有著直接性的關聯。
按照那傢伙的尿性,網上肯定又得吵翻天!
……
僅僅只用了三天時間,《你的名字》順利拿到了放映許可證。
韓三萍特意打來了電話,詢問這部電影準備放到什麼時候上映?
陳飛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回應道:“早的很呢,不急,暫且先扔著吧,明年再說。”
結束通話電話,他再次將注意力放到了微博上,饒有興趣的吃起了瓜。
陸釧那孫子估計是沒想到,打臉居然會來的這麼快!